放下万缘,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,做得了主
宗门下祖师立的放下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,值得我们尊敬。今生决定 祖师大德为用功办道者立下的天上戒律,是人间戒自己而不是戒别人,这是自选择它最特殊的地方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大家要想有所成就,得主成就的放下关键在「一心不乱」。 我们到了禅宗道场来修行,今生决定就是天上要得「一心不乱」。如果我们还常常去衡量别人,人间去关注这个世界,自选择那你这个「一心不乱」在你一生修行中也决定得不到。得主 当我们的放下参禅参得正得力时,你突然看到别人又不参禅还今天破戒,今生决定明天又犯戒了,天上这时你还能得到一心吗?绝不能得一心啊! 祖师留下的参禅一法真是了不起,他的戒律是只戒自己,不戒别人,不管别人閑事,不管这个世界閑事。别人不修行也好、犯戒也好、破戒也好、持戒也好、不持戒也好,与你统统不相干。你要一切处、一切人、一切事,决定不起心也不动念,这样你自己才能得一心不乱。 禅堂的戒律规矩就是让清众无有开口处,油瓶倒了和你没关系。大家每一个人自己守自己的戒律守住自己的规矩,不要管别人閑事管这个世界的閑事,所以说禅宗祖师真是了不起!制定的规矩非常符合用功办道。 如果每一个参禅的都能自己守规矩不管别人,每一个人都能容忍别人缺点,那么你的心当然「一心不乱」。 别人不守禅堂规矩时,你统统要用禅宗祖师给我们的宝贵方法:放下! 我们自己约束自己,不是叫我们拿规矩拿戒律去批评别人。我们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地方,首先自己一定要守好道场规矩,一定要持好佛制戒律。我们重点放在自己要守规矩,而不要去管别人閑事去管这个世界上的閑事。 不要管他,不要理他,我们的心还是清净在话头上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,才能达到一心不乱地参禅悟道,这是禅和子的基本素质。 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中念兹在兹在这个本参话头上,最后用虚云老和尚的话勉励你们:禅和子只要管好自己,莫管他人,放下万缘,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!做得了主!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一十一)【讲义】午三分合难破(分三)未初破因眼生二破因色生三破和合生今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三)云何汝今以动为身?以动为境?从始洎终念念生灭?遗失真性,颠倒行事,性心失真,认物为己,轮回是中
- 共读楞严开示6——科判与序文
-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九)于意云何?此夜灯明,所现圆光,为是灯色?为当见色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四)汝见八种见精明性,当欲谁还?何以故?若还于明,则不明时无复见暗
-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,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八)佛言:“汝心若在根尘之中,此心之体,为复兼二?为不兼二?若兼二者,物体杂乱,物非体知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九)“若离外见,内对所成,合眼见暗名为身中;开眼见明,何不见面?若不见面,内对不成
-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一)佛告阿难:“汝今说言,‘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,随所合处,心随有’者;是心无体,则无所合:若无有体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一)【讲义】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,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,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
- 各宗要略——禅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八)又则汝今见物之时,汝既见物,物亦见汝;体性纷杂,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。阿难,若汝见时,是汝非我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八)又则汝今见物之时,汝既见物,物亦见汝;体性纷杂,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。阿难,若汝见时,是汝非我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