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亲眷属指的是哪些人
我们在修学佛法时,亲眷常将自己的亲眷功德迴向他人,而迴向的亲眷对像之一便是「六亲眷属」。从字面意义上比较笼统地理解,亲眷这里包含了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亲眷群体,但具体「六亲眷属」都包括哪些人呢?在经律论中有具体的亲眷界定吗? 一般来说,「六亲」是亲眷指父、母、亲眷兄、亲眷弟、亲眷妻、亲眷子六种亲属,亲眷如《华严经探玄记》云:「六亲者,亲眷谓父、亲眷母、亲眷兄、弟、妻、子为六。」 又如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》云:「六亲谓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。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其中的「妻」是站在男性角度来说,若以女性角度则应为「夫」,所以也有将「六亲」解释为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夫、妻的,如智者大师在《仁王护国般若经疏》中说:「六亲谓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夫、妻。」 而在《善见毘婆沙律》中,对「六亲」的界定则更为细緻,有父六亲和母六亲的区别。 父六亲,顾名思义就是指父族的亲属,谓伯、叔、兄、弟、子、孙: 伯是指父亲的伯父,也就是自己的伯祖父; 叔是指父亲的叔父,也就是自己的叔祖父; 兄是指父亲的兄长,也就是自己的伯父; 弟是指父亲的弟弟,也就是自己的叔父; 子是指父亲的儿子,也就是自己的兄弟; 孙是指父亲的孙子,也就是兄弟的儿子,自己的侄儿。 母六亲,就是指母族的亲属,谓舅、姨、兄、弟、儿、孙: 舅是指母亲的舅舅,指外祖母的兄弟,也就是自己的舅公;姨是指母亲的阿姨,指外祖母的姐妹,也就是自己的姨婆;兄是指母亲的兄长,也就是自己的舅舅; 弟是指母亲的弟弟,也就是自己的舅舅; 儿是指母亲的女儿,也就是自己的姐妹; 孙是指母亲的孙女,也就是兄弟的女儿,自己的侄女。 以上就是关于六亲的解释,至于眷属二字,眷是指亲爱,属是指隶属,合在一起表示指亲近、顺从者。 我们权且以佛陀的眷属来举例,《大智度论》中有提及,佛陀有大眷属和内眷属,其中内眷属是指其出家以前车匿、瞿毗耶等人,以及修苦行时的相伴的五人,还有佛陀成道之后的侍者阿难尊者等;大眷属则是指舍利弗、目犍连等阿罗汉大弟子,以及弥勒、文殊师利等大菩萨。 而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疏》中则将佛陀的眷属分为在家、出家两种,佛陀在家的叔伯等四人称为外眷属,而佛的出家弟子们则称为内眷属。在佛经中,对眷属还有一种广义的说法,那就凡是听闻过佛法、闻法受教的都是佛陀的眷属。 总之,六亲眷属包括我们有亲戚关系的所有的人,这些都属于一家人。我们作为佛弟子,不仅有义务去照顾、关怀、爱护他们,还要尽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去帮助他们,由此推而广之,由近及远,方能利益一切众生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施食有很多好处,一般人看不到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7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5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43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忽然看见异相,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6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7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5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调伏我们的心,就像驯服一头牛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11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4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3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佛法四种层次的「信」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5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6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六十二)参究到无说无闻妄念不起处
-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5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5>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6>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