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经故事:时刻不染着
有一次,阿含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,经故住在南郊的阿含祇树给孤独园。 一天夜晚,经故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,阿含为他们讲‘跋地罗帝’偈颂,经故并加解说。阿含 佛陀知道了,经故想了解尊者阿难是阿含如何说的,就问尊者阿难说:‘阿难!经故你如何为比丘们说跋地罗帝偈呢?又如何解说这偈颂的阿含含义呢?’ 于是,尊者阿难就在佛陀面前,经故说出跋地罗帝偈的阿含内容: 慎莫念过去,亦勿愿未来; 过去事已灭,经故未来复未至。阿含 现在所有法,彼亦当为思: 念无有坚强,慧者觉如是。 为作圣人行,孰知愁于死! 我要不会彼,大苦灾患终。 如是行精进,昼夜无懈怠。 是故常当说,跋地罗帝偈。 佛陀接着问:‘阿难!怎样是「念过去」呢?’ ‘世尊!对记忆或过去经验中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起欣喜、欢悦、欲爱、执着、沉迷,就是「念过去」。’ ‘阿难!怎样是「不念过去」呢?’ ‘世尊!对记忆或过去经验中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不起欣喜、欢悦、欲爱、执着、沉迷,就是「不念过去」。’ ‘阿难!怎样是「愿未来」呢?’ ‘世尊!期盼将来有令自己欣喜、欢悦、爱着、乐住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就是「愿未来」。’ ‘阿难!怎样是「不愿未来」呢?’ ‘世尊!不去期盼将来有令我欣喜、欢悦、爱着、乐住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就是「不愿未来」。’ ‘阿难!怎样是「染着于现在」呢?’ ‘世尊!对眼前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起欣喜、欢悦、欲爱、执着、沉迷,就是「染着于现在」。’ ‘阿难!怎样是「不染着于现在」呢?’ ‘世尊!对眼前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不起欣喜、欢悦、欲爱、执着、沉迷,就是「不染着于现在」。世尊!我在讲堂就是这样为比丘们解说的。’ ‘很好!很好!我有这样具智慧之眼,能说法利人的弟子:所谓弟子能在老师面前,充分地解说法义。刚才阿难所说的,大家应该好好的记住,好好的实践,为什么呢?因为跋地罗帝偈,就应当作这样的观察思惟。’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要破执着,必须先破你的分别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3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六十六)不落有无谁敢和是什么意思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6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供佛斋僧心坚定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4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2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8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2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2>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12>
-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,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4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六入本如来藏?妙真如性?1>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六入本如来藏?妙真如性?1>
-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,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5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3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6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