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诚长老:有没有定力,出去走一走才知道
1、定力道一诚长老:有没有定力,走走出去走一走才知道。诚长出去才知下方卡片关注「正法清流」公众号加★星标★。定力道虚云老和尚十大弟子一诚法师,走走1926年-2017年,诚长出去才知俗姓周,定力道名云生,走走湖南望城人,诚长出去才知中国佛教协会原名誉会长。定力道他于1949年6月出家,走走1985年成为真如禅寺方丈。诚长出去才知 2、定力道一诚法师爱国爱教,走走以弘法利众为己任,实践着苦行头陀之志向,海内外声誉极高,深受教内外尊重。2017年12月21日,其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圆寂,享年91岁。假设一下,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,远离世间的诱惑,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,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,在名利、物质面前把握不住自己。 3、很多时候,需要出去走一走,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。古人说“中隐隐于市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 4、隐居在深山老林里,不与世俗喧嚣接触,要断绝功名利禄之心也就容易一些;而居于市井之中,日日与尘俗为伍,这样子若仍能把持住自己,保住内在的清净,才称得上真正有境界的隐士。佛说俗世之中,处处皆可修行。真正的修行不一定非要在寺庙里,工作、生活、人际来往中,都可以修养心性定力也不光是说你可以打多久的坐,入定多长时间,更是将内心的这种定力和修养投入现实生活,接受外界的考验,看是否能在这种考验中保持下去。在寺庙里修行时,觉得自己境界很高了,任什么也无法动摇自己了,结果一出山门,入了尘世,别人的一个眼神,一句评价,都能让你烦恼半天;在学校里读书时,觉得自己很清高,有傲骨,结果一出校门,踏进社会,遇到挫折,立刻就把傲骨弯折了。 5、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,有些人自觉很有定力,实则只是自以为是的感觉,并不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定力,证据就是,一旦遇到现实,你所谓的“定力”便立刻只能举手投降。世间诱惑很多,名位金钱,面子声誉,皆是迷惑人心,惹人争逐的东西。那些贪钱、贪名声地位的人面对这些诱惑,恐怕很难定得住自己,十万块还不动心,一百万就动心了;一句夸赞不动心,十句夸赞就动心了。 1、所以说,定力是什么,它是一种定住自己、控制自己、把握自己的能力,有定力的人,目标稳固,信念执著,意志坚强,冷静沉着,心如止水管它是名利,还是地位,都不能够使他失去自我,只因他内心有不可动摇的自信。通常说一个人很自信,那是说他自信于自己的能力、才华,或者身份地位,而和尚说的这种不可动摇的自信,是指站立于天地之间,摈弃了世俗功利束缚,对自我存在的一种绝对自信。 2、它不随着能力、才华、身份地位的改变而改变。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。那是因为他的人生开启了智慧。他对世事人生有清醒透彻的认识,知道世间权位、名声,金钱利益的虚幻本质,知晓自我在世间的位置。 3、我们看到有些人,一见到比自己有钱、有权,地位比自己高的人,就弯腰点头,很卑微,一跟领导说话,胆子就变小了,畏畏缩缩,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啊,轻易就被名气、地位、权势、金钱这些东西给吓住了。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定力呢。 4、他们只要走出去,立刻就会成为名利权位的奴隶。相反,真正有自信、有定力的人,即使穿着一件粗布衣服,他走在一群盛装的人当中,也不会自惭形秽。 5、他会很坦然,很自在,因为他有独立于世的信心,不需要靠衣装来标榜和炫耀自己。这样的人即使功成名就,也不会刻意去彰显自己的功名,当他与地位比他高,成就比他大的人讲话时,他会不卑不亢。外界的盛赞、歌颂或者是讥谤、侮辱,都不能够影响到他的情绪,人生的顺逆宠辱,也不会动摇他的冷静。一诚长老:有没有定力,诚长出去才知出去走一走才知道
一诚长老:有没有定力,出去走一走才知道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五十二)离念的灵知即是当人的本性佛性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>
- 《与神对话1》这本书, 透露了哪些秘密?
- 以身济子的母鹄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5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九十二)如河流之瑜伽时时观照保护己灵与真心相应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4>
-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,岂非自小其量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三十一)无作之修 以观心为最要
-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,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2>
-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九十二)如河流之瑜伽时时观照 保护己灵与真心相应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5>
- 净界法师:菩萨戒修学法要
-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
- 主人昏睡 贼奴劫掠
- AI发展迅猛,人类如何与AI相处?DeepSeek这样回答,太浪漫了!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零三)做功夫的目的都是使妄念不连续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