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第七观:华座观
【经文】 佛告阿难,观无观及韦提希,量寿谛听谛听,佛经善思念之,第观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。华座汝等忆持,观无观广为大众,量寿分别解说。佛经说是第观语时,无量寿佛,华座住立空中。观无观观世音,量寿大势至,佛经是第观二大士①,侍立左右。华座光明炽盛,不可具见。百千阎浮檀金色,不得为比。时韦提希,见无量寿佛已,接足作礼。白佛言,世尊,我今因佛力故,得见无量寿佛,及二菩萨。未来众生,当云何观无量寿佛,及二菩萨。 佛告韦提希,欲观彼佛者,当起想念,于七宝地上,作莲华想。令其莲华,一一叶上,作百宝色。有八万四千脉,犹如天画。脉有八万四千光,了了分明,皆令得见。华叶小者,纵广二百五十由旬。如是莲华,具有八万四千叶。一一叶间,有百亿摩尼珠王,以为映饰。一一摩尼珠,放千光明。其光如盖,七宝合成,遍覆地上。 释迦毗楞伽宝,以为其台。此莲华台,八万金刚甄叔迦宝②,梵摩尼宝③,妙真珠网,以为校饰。于其台上,自然而有四柱宝幢。一一宝幢,如百千万亿须弥山。幢上宝幔,如夜摩天④宫。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,以为映饰。一一宝珠,有八万四千光。一一光,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。一一金色,遍其宝土,处处变化,各作异相。或为金刚台,或作真珠网,或作杂华云,于十方面,随意变现,施作佛事。是为华座想,名第七观。 佛告阿难,如此妙华,是本法藏比丘⑤愿力所成。若慾念彼佛者,当先作此华座想。作此想时,不得杂观。皆应一一观之,一一叶,一一珠,一一光,一一台,一一幢,皆令分明。如于镜中,自见面像。此想成者,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,必定当生极乐世界。作是观者,名为正观。若他观者,名为邪观。 【注释】 ①大士:菩萨之通称。 ②甄(zhēn)叔迦宝:赤色的珍宝。 ③梵摩尼宝:大梵天王的如意宝珠。 ④夜摩天:欲界第三空居天。彼天华光,庄严最胜。 ⑤法藏比丘:阿弥陀佛昔为国王,遇世自在王佛,弃国出家,法名法藏,发四十八愿,构建净土,接引众生。 【译文】 佛告阿难,及韦提希:「认真听认真听啊!好好地思惟忆念,我将为你分别解说遣除苦恼的方法。你们要忆持在心,并广为大众,分别解说。」释迦本师正说此语时,阿弥陀佛应声住立空中,观世音,大势至,二位大菩萨侍立左右。西方三圣光明炽盛,金相晃耀,不能全部看见。百千阎浮檀金色也比不上。当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,至诚顶礼佛的足下。然后仰白释迦佛:「世尊啊,我今仰靠佛力加持愍念,得见无量寿佛,及二菩萨。但未来的众生,要怎样才能观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呢?」 佛告韦提希:「欲观阿弥陀佛者,当先观想西方净土七宝地上有一朵大莲华。观想莲华一一叶瓣上,作数百种珍宝的光色;一一华叶上又有八万四千微细的叶脉,犹如天然的妙画;每一叶脉又放八万四千光明。这些都清清楚楚,皆令观见。小的华叶纵广也有一万里。这些莲华均有八万四千叶瓣。一一华叶间,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映饰。一一摩尼珠放数千道光明,犹如七宝合成的华盖,遍覆西方宝地上。 又以释迦毗楞伽宝作为其莲华台。此莲华台由八万金刚甄叔迦宝、梵摩尼宝,以及殊妙的真珠网来校饰庄严。在这莲华台上,自然而有四柱宝幢。一一宝幢犹如百千万亿座须弥山那么高。幢上的宝幔状似夜摩天宫。又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辉映装饰这些宝幔。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种光明。一一光明中有八万四千各异的金色。一一金色遍洒安养宝土,处处变化,各呈种种奇异的相状:或为金刚台,或作真珠网,或作各种奇特的华云。这些奇异的光明相状在十方各处随往生者的心意变现,施作种种善巧佛事。这是华座想,名第七观。」 佛告阿难:「如此胜妙莲华,是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大愿愿力所成就。若欲观阿弥陀佛的行人,当先作此华座想。作此华座想时,不得杂乱观想,皆应一一次第观之:一一叶,一一珠,一一光,一一台,一一幢,皆要观得分明,如于镜子中,自见面像那样清晰明了。此莲华座观想成功,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,必定当生极乐世界。如此观者,名为正观;不如此观,名为邪观。」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2>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5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34>
-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7>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3>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10
-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3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五十)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才能成就大道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3>
- 菩萨的两大根本——誓愿力跟观照力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八十八)不忘自相光明 不起遮遣成立取舍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>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6
- 忍之久而纯,耐之久而熟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八十五)认识到妄心起处就是真心这就站稳脚跟了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34>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2>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