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教经典

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
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
1、楞严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经第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:。套界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本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性>

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
2、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界经文:【阿难知身即触,本藏知触即身;即触非身。性>

3、楞严身触二相元无处所,经第合身即为身自体性;离身即是套界虚空等相中不复立,内外性空,本藏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注释,性>【物不触知】:无情之物体不能自触而自有觉知。【身知有触】:而是有情的身根才能觉知有触。

4、【知身即触】:众生之所以能觉知自己有身根存在,是因为有身触产生;换言之,若在完全无内外[触]的状况下,众生便会觉得仿佛身根都不存在了。所以,触尘就觉知有根身。

5、【知触即身】:能觉知触尘者,即名为身根。【即触非身】:[即]然而在触尘的体中,非有身根可得,亦即,触中无身,

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
1、能、所分开来谈。【即身非触】:而且在身根之中亦非有触尘可得,亦即,身中无触,也是能、所分开谈论。

2、【身触二相元无处所】:身根与触尘二者之相,原无内外对立之处所可得;也就是说:那一刹那,能所其实都不存在,无法分辨能、也难分辨所,到底哪个能所以,没有什么叫做内外对立之处,没有内外对立,那么就没有能所,很难判定能所;就算有能所,也没有办法判断。也即是说,并非根在内。

3、根不一定在内,尘也不一定在外,触就很难分内外了,触就是身,身就是一定知道触,知道有身就一定要有触,就是这样子,二者很难分根一定在内,而尘一定在外。【合身即为身自体性】:若触尘来合于身根中,此触尘就应成为身根的体性之一,而不再维持它自己的体性。因此,身中应无尘——亦即:[即身无尘]。[离身即是虚空等相]:触尘一旦离于身,即成虚空之相,亦即,即不再有相可得。

4、因此,[离身亦无尘]。【内外不成,中云何立】:[离身]与[即身]既然皆无触尘可得,则[内根]、[外尘]便不得成立;内外既不成立,[中间],识,如何能成立。义贯:[阿难],无情[物]体[不]能自[触]而自有[知],而是有情之[身]根方能觉[知有触]尘。

5、有情若能觉[知]己[身]根之存在,[即]是因为有[触]产生,若无内外触即不能觉知己身存在,是故能觉[知触]者[即]名为[身]根;然而,[即触]尘之体中[非]有[身]根可得——,触中无身,[即身]根之中[非]有[触]尘可得——,身中无触,能、所分开来讨论,总是这样子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