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修行实践

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4>

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4>

1、楞严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经第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套经

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4>

2、前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经今天我们从38页,前门【甲九历明传译,楞严分四,经第乙初主译人二译语人三证译人四润文人今初】也就是套经说:十门里面的第九门,这一部经是前门怎么传来的。

3、楞严是经第谁翻译的乙初主译人。唐中天竺沙门。套经

4、般刺密谛译。这个是主译人,最主要的翻译的人。

5、说在唐朝,中天竺;当时候印度分五个区: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就是东天竺、西天竺、南天竺、北天竺、中天竺,那么,他是属于中天竺,天竺就是印度了。「沙门」也就是出家人,说:识心达本源,故号为沙门,就是了解心的本源。

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4>

1、般剌密谛,翻译成中文叫做极量,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干和智慧的出家人,就是他是主译人。在这个有几点感动的地方,中国需要这一部经典,所以,智者大师在天台山拜经台拜了十八年,可是,智者大师跟《楞严经》无缘,这求法也是心切。传法的人不惜身命,他把这个手臂剖开来,把布放在里面,细的布抄经,放在里面,也是冒着生命危险。再来,翻译得非常的严谨、谨慎,也是第三点让我们感动的地方。

2、我们后代的一切比丘、比丘尼,或者是在家的护法居士大德,这一本《楞严经》传到中国来,是吃尽了多少的苦,历尽了多少的辛酸,而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,祖师大德还把注解写得很清楚,我们能不好好用功吗。这就是我们要珍惜的因缘。【唐,是朝号,】也就是唐朝按译经图记,此经翻译在唐朝,】这个《译经图记》,我查了佛学大辞典,我念一下:凡四卷,唐代靖迈撰。列记自汉明帝之迦叶摩腾以下,汗明帝到唐代的玄奘三藏为止,总共一百一十七人所译之经论,其下——附载译者之小传,也就是每一个人都附有小传。

3、所以,这个《译经图记》,也可以说一百一十七人、译者,里面有一些小小的故事,背后都有一段伟大、超越的地方。说:此经翻译在唐朝,【则天】大家都知道这是武则天。

4、中国有二个女皇帝:一个就是武则天;第二个就是慈禧太后,慈禧太后虽然不是皇帝,但是,等于她在掌权,她垂帘听政,所以,几乎统统她在处理的。则天【罢政,】“罢”就是还政,就是她没有执政了,就把这个政治中心交出来【中宗嗣位,】“嗣位”就是继承。【神龙元年,】也就是西元705年。

5、【五月二十三日,此应是开始译经日,【中天竺,是译主生处。天竺乃西域国之总名,译为月邦,有圣贤继化。地当南阎浮提中心,即今之印度,有九万余里他们的这个计数,跟我们现在的公里数是不一样的,他们这里的“里”很小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