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29>
1、楞严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,经第七处征心,套破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,处征七处征心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心> 2、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破 3、妄识无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处征【为所缘缘】“所缘缘”中间加一个“之”,心>意思更清楚,楞严所缘之缘,经第第二个“缘”当作境,套破所缘之境,这样才看得懂,叫做所缘缘,就是所缘之缘,所缘的境界。【,所缘之境,能为生识之缘。】【根境和合,识乃得生故这个都是佛陀为了度化二乘人,讲缘起法——根境和合而生识,所做的方便说。 4、底下,【大乘眼识九缘生,】这个我们在唯识学讲过一遍;《百法明门论》也讲过一遍,已经讲了二次了,所以,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言,也就是简单念一下就行,如果每次碰到同样的,就要费很长的时间再解释,时间就会不够用,因此,师父就简单念一下。说:要产生眼识,九种条件,九缘生就是:要九种条件具足,才能发这个眼识,产生这个眼识。【谓:空、】“空”就是距离,眼睛要有距离,没有距离,你怎么看呢。报章拿这么近,你怎么看呢,师拟将纸贴近眼睛, 5、空就是要有一点点距离,“空”就是距离。【明、】就是光线,没有光线,我们怎么阅读。 1、眼识怎么会产生呢。要有光线嘛。眼根,【根、】,要有【境、】【作意、】就是动念。【分别、】依,依靠的依,就是第六意识。 2、【染净、】依,就是第七意识。【种子、】依,就是第八意识的种子,有种子,它才有办法变现出来啊,根身、器界、种子。所以,有种子,才有办法变现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没有种子没办法的。 3、【根本,】就是第八意识,叫做根本依。【缘具方生;】也就是眼识要生起,必须九种条件。【耳识唯从八,】耳朵就不需要光线了,【除明缘;】,把光线除掉,暗暗的,声音也可以听得很清楚。 4、如果把电灯全部都关掉,你也可以听到师父在讲经说法,不需要光线,耳朵,耳识唯从八,只要八种条件就行。【鼻、舌、身三七,】鼻、舌、身这三种识,只要七种因缘,除去距离还有光线。【除空明二缘;】,鼻子,如果你有距离,你怎么闻呢。譬如说:我们在这里,鼻子在这里,东西拿到台北,你怎么闻呢。 5、不必到台北,到外面民权路,鼻子在这里有距离,拿到民权路,你怎么闻呢。舌头,你有距离,你怎么吃呢。吃东西当然不能有距离啊,把东西塞进去,舌头才能够尝味啊。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
七处征心?29>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,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三)阿难言:“见是其眼,心知非眼,为见非义。”佛言:“若眼能见,汝在堂中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一)在学如何观真心本性以前,先要能观察及判别妄心
-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
- 佛源老和尚:能那样子的用功,哪有不能了生脱死呢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九)时憍陈那起立白佛:我今长老,于大众中独得解名,因悟客、尘二字成果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一十一)【讲义】午三分合难破(分三)未初破因眼生二破因色生三破和合生今初
- 往生极乐世界,有五因缘不退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九)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,在大众中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七)“是故应知:汝言‘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,如瑠璃合’,无有是处。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六)阿难言:必此妙见性非自然,我今发明是因缘生;心犹未明,咨询如来,是义云何合因缘性?
- 佛语中的智慧:不要后悔对任何人好
- 丰子恺的牛画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五)阿难已知,如来世尊,诃须菩提,及大迦叶,为阿罗汉,心不均平。钦仰如来,开阐无遮,度诸疑谤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一十三)【讲义】若兼二种,眼、色共生,合则中离,离则两合,体性杂乱,云何成界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二)“若有体者,如汝以手自挃其体,汝所知心,为复内出?为从外入?若复内出,还见身中;若从外来,先合见面。”
- 「善念」和「善根」的差别
- 佛源老和尚:能那样子的用功,哪有不能了生脱死呢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三)佛告阿难:“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羅筏城,循乞摶食,归祇陀林,我已宿斋
- 共读楞严开示6——科判与序文
- 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能得到五种果报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)即时如来于大众中,屈五轮指,屈已复开,开已又屈,谓阿难言:汝今何见?阿难言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一)佛言:汝今自伤发白面皱,其面必定皱于童年;则汝今时观此恒河,与昔童时,观河之见,有童耄不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)大王,汝年几时见恒河水?王言:我生三岁,慈母携我谒耆婆天,经过此流,尔时即知是恒河水
- 四空定的过失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三)佛告阿难:“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羅筏城,循乞摶食,归祇陀林,我已宿斋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六)阿难言:必此妙见性非自然,我今发明是因缘生;心犹未明,咨询如来,是义云何合因缘性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九)佛告大王:汝见变化迁改不停,悟知汝灭;亦于灭时,汝知身中有不灭耶?波斯匿王合掌白佛:我实不知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