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持正法,以戒为尊
【原文】 夫戒德难思,以戒为尊冠超众象。住持正法为五乘之轨导,住持正法实三宝之舟航。以戒为尊依教建修,住持正法定慧之功莫等。住持正法住持佛法,以戒为尊群籍于兹息唱。住持正法 记释: 三宝住持,住持正法功由戒力运载不绝,以戒为尊故如舟焉。住持正法何以然耶?由佛法二宝,住持正法并假僧弘;僧宝所存,以戒为尊非戒不立。住持正法若诠理发智,住持正法破妄显真,则经论为胜。若轨事摄修,灭恶生善,则毗尼独尊。故知三藏各具胜能;今望住持,故有优劣。 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》卷第一·叙缘发起 【大意】 戒律功德实在是难以思量,超过其他万事万物。是五乘之人的行持轨范,也是三宝能够运载不绝的根基。依教起修,必从戒律开始,定慧方能依之而生。住持佛法,则戒律功德最为殊胜。 记释: 三宝住持世间,因为戒律才能运载不绝,因此把戒律比喻为舟航。为什么呢?因为佛法二宝,都是依赖僧人来弘扬,而僧宝的存续,必须通过戒律来安立。 如果讨论到诠释义理启发智慧,破除妄想显明真实,则经论更优胜。但是如果要规范行事,摄护修持,灭恶修善,则戒律独尊。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经律论三藏各自有各自殊胜的功用,现在是讨论佛法的住持,因此戒律才显得比经论更加重要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二)医方工巧论,伎术诸明处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零二)大慧,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,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,生住灭妄想虚伪,唯心直进,观察无始虚伪过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)大慧,愚痴凡夫性,无性自性第一义,作二见论。
-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四)复次大慧,若菩萨摩诃萨,欲知自心现量,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,当离群聚、习俗、睡眠
- 净慧老和尚:这些都和人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六)青赤种种色,珂、乳及石蜜,淡味、众华果。日月与光明,非异非不异
-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二)大慧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欲令无种、有种因果现,及事时住,缘阴、界、入生住,或言生已灭
- 随机阅读
-
- 预知往生,分秒不差——胡松年居士往生记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二十四)受用建立身,是众生现识,于彼现诸业,譬如水波浪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五十六)云何建立相,及与非我义?云何无众生?云何世俗说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三)【注释】大慧,若有沙门、婆罗门,欲令无种、有种因果现,及事时住,缘阴、界、入生住,或言生已灭。
-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六)【义贯】大慧,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
- 十几个不怕,解决苦闷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四)明句非明句、神通句非神通句。虚空句非虚空句。云句非云句。工巧伎术明处句、非工巧伎术明处句。风句非风句
-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,先端正其心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九)记句非记句。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。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。味句非味句。事句非事句。身句非身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)大慧,愚痴凡夫性,无性自性第一义,作二见论。
- 千万不要随便给别人提建议
-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
- 印光大师:程朱所说之致与格,万不可依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)大慧,愚痴凡夫性,无性自性第一义,作二见论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八)大慧,彼于一切众生界,皆悉如幻,不勤因缘:远离内外境界,心外无所见
- 「厚德载物」如何理解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三)我今当显示,次第建立句。佛子善谛听,此上百八句,如诸佛所说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五)修行要回归当下
- 共读楞伽开示(五十一)云何所作生,进去及持身?云何现分别?云何生诸地?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