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学文化

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三)大慧,譬如明镜,持诸色像,“现识”处现,亦复如是。

共读楞伽开示

1、现识共读楞伽开示,共读一百五十三,楞伽大慧,开示譬如明镜,慧譬持诸色像,明镜“现识”处现。持诸处现楞伽经义贯是色像由成观法师编纂的,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亦复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现识

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三)大慧,譬如明镜,持诸色像,“现识”处现,亦复如是。

2、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楞伽有修之仁者,开示各位高僧大德,慧譬开悟见性的明镜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伽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

3、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经文:【大慧,譬如明镜,持诸色像,“现识”处现“持”就是摄持,显现出,这个“明镜”它会摄持、会显现出种种的色像。

4、【注释】“持诸色像”:“持”,是摄持、显现之义。“现识”:是指第八识三细中的“现相”,也就是阿赖耶的相分。意思就是细识所现的相,细识,微细识所现的相,这不容易观察得到。【义贯】“大慧,譬如明镜”能摄“持”显现种种“诸色像,现识”所在之“处”能显“现”诸色像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5、【诠论】此处佛为何以明镜比喻现识。有两层意义:一、明镜显物时,是一时顿现,并没有先后的分别;佛有时候在某一种情形要讲顿。

一百五十三大慧,譬如明镜,持诸色像,“现识”处现,亦复如是。

1、同时,二、明镜只要对境便能显,它本身并没有取择,所谓汉来汉现。也就是境本身并没有分别跟执著,意思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分别跟执著,我们叫做头上安头。看钱执著钱,看名执著名,看男女执著感情,看到山河大地,有湖光山色以为境界在外面,不晓得唯心现量,这是唯心,不知道这现识也是这样,它现起外在诸物、山河大地、有情无情,是一时顿现的,不分前后的,而且它本身亦无取舍憎爱。

2、有所取舍分别的则是第六意识。所以,你用无分别心就是用真如修行,你用分别心、执著心,就是用意识、妄想修行,会一直重复……而且念念生灭,念念生灭,这个就是修行的关键。为什么要问诸识有几种生灭。为什么要讲识。

3、识,迷了就是识,悟了就是性,迷了就是业相,悟了就是真相,这个就是修行的关键,关键就是,你找到了修行的开关,就像你进去暗室里面,你找到了开关。找到了开关一开,见到种种的光明,就是真相,你见到了真相。开关找不到,这个房间里面就一片漆黑。一个人也是,一个人没有找到真如之相,他是一片无明。

4、所以人为什么会活得这么痛苦,而且是问题是找不到解决之道,问题是找不到解决之道。你去随便,问,哪一个,人,只要,他,不学佛,任何一个世间人,路边也好,随便问:你过得快乐吗。他一定说不快乐,有的人说快乐,因为他不知道痛苦的问题出在哪里。

5、他的快乐是短暂的婚姻美满,短暂的有钱,都是认为这样子叫做快乐。我们把不永恒的事情妄觉妄认为它是永远存在的,所以五欲六尘是一种错觉,生命就是一种错觉,以苦为乐,生命它是一种错觉。如果你有正等正觉,就了悟了诸法本如幻,无苦亦无乐,是真正的绝对的乐,随缘识得性,无喜亦无忧,那就是绝对的乐,所以什么是真正一个学佛的人,学佛的人是享受真正的清凉、快乐的生命,他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生命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