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般若放光分第一
1、金刚经分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般若放光分第一。段贯第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总共六次翻译,释般而世间读诵者,若放每每喜奉秦译本,光分主要是金刚经分因为秦译本文之简洁利落过去古今文人注释,多至数十家,段贯第大多重视消文释义而疏于述义,释般于般若宗旨渐行渐远。若放般若者,光分心华妙谛,金刚经分无实无虚,段贯第密密深深,释般千圣不识,若放哪里是光分一家之私言可穷尽其奥妙。 2、芯记禅院公众号发愿方便读诵受持者,择其现前资料方便,刊发王骧陆上师的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六门以及《金刚经白话述义》,《金刚经受持法略说》共八部分,另外收录刊发六祖大师等的注解,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讲义,做出一个有关《金刚经》的合集,以飨读者,方便受持读诵者。鉴于水平有限,难免有疏漏错误。 3、希望读者海涵。【分义】诸佛说法,本无定相,以诸法空相故,既随处是法,不离坐卧行住,应机而启,何须言语音声,在在般若,处处放光,岂肉眼可得而见哉。 4、自食时至敷座而坐一段,即以六波罗蜜行化,如乞食者,教布施也;著衣持钵者,教持戒也;次第乞者,教忍辱也;收衣钵洗足者,教精进也;敷座者。一切皆般若也,此乃世尊不开口之说法,放如是光而人不见,独须菩提知机而启请,机者,乃在座诸众恰到当机之时,如闻此法,必可领悟,正法会之因由也。又此经所说,偏重金刚般若之用,故开首一段,即是表用,虽然,用随体立,体由用显,言用则体在其中矣。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 5、尔时,世尊食时,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,于其城中次第乞已。饭食讫,收衣钵。【注释】此经以无住为宗,正显般若智用之相貌,故以降伏为纲宗。但般若无相,惟藉行住坐卧以显,显者,领会之意尔。 1、会则处处风光,在在般若,翠竹黄花,尽通人意,不会则越说越糊涂。试观世尊于说法前,匆忙此一段,依事而论,究与本文何关。不知六波罗蜜门,尽已释入,放此无相之光,见此光者,即证得金刚如幻三昧。是世尊已说真如般若竟,更何必再启言说。 2、夫般若者,乃用于恰恰当机之处。眉言目语,本无声音,对方亦不必以目见,不必以耳闻。接此机者,其先一须菩提乎。 3、但说法者为度众生,闻法者亦不忘众生,须菩提虽已明悟世尊之旨,而普利群众。明知无法法,且说不可说,正不妨一说耳。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般若放光分第一
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般若放光分第一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圣贤处事,惟宽惟厚
- 凡事最难是开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四)明句非明句、神通句非神通句。虚空句非虚空句。云句非云句。工巧伎术明处句、非工巧伎术明处句。风句非风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五)【诠论】佛告大慧:“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
- 在整个五根当中,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
- 共读楞伽开示(十三)四门名相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六)慧句非慧句。涅槃句非涅槃句。尔焰句非尔焰句。外道句非外道句。荒乱句非荒乱句。幻句非幻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一)【诠论】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。
-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一)【诠论】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。
- 随机阅读
-
-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,还不让去寺院
- 分享1个快速走出焦虑的方法!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八)大慧,藏识灭者,不异外道断见论议
- 共读楞伽开示(十九)成自性 圆成实性
- 任是千佛,不能出因果二字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二十三)【注释】彼业悉无有,自心所摄离,所摄无所摄,与彼波浪同。
- 别再说你努力,你那只是瞎忙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二十六)受用建立身,是众生现识,于彼现诸业,譬如水波浪。
-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
- 净慧老和尚:我们修行的时候,是选择禅宗还是jing土宗?
- 共读楞伽开示(四十三)世间解之士,闻彼所说偈,观察一切众,告诸佛子言:汝等诸佛子,今皆恣所问,我当为汝说,自觉之境界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八)大慧,若复说无种、有种、识三缘合生者,龟应生毛,沙应出油;汝宗则坏,违决定义
-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零八)大慧,如眼识,一切诸根、微尘、毛孔俱生,随次境界生,亦复如是:譬如明镜现众色像
- 切记!学佛的初步,一定要修这个法!
- 初果须陀洹与菩萨道
- 龙树菩萨的故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四)大慧,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二十二)彼业悉无有,自心所摄离,所摄无所摄,与彼波浪同。
- 原来我心里最大的不满,竟然是因为她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