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地不真,果招纡曲,要这样明因果
今天我们讲讲名词,因地纡曲样明因果第一明因果,果招相信因果。因地纡曲样明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,果招但是因地纡曲样明因果我们都不认得因果,什么原因?很复杂。果招现在我们今生感受前世的因地纡曲样明因果果,过去的果招因感现在的果,这个果是因地纡曲样明因果错综复杂的。就一个人来说,果招整个大环境、因地纡曲样明因果小环境都是果招因果所促成的,我们现在所受的因地纡曲样明因果是前生的果,今生再所做的果招就是未来世的因,未来世所受的因地纡曲样明因果是今生所做的果。 就个人来说,他的一生经历很复杂,说明他前生的因很复杂。大家在这里学佛法,不管读书乃至行堂都是造未来的因,但也是过去的果。举例来说,在《地藏经》讲布施功德的因缘,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,有的人就三生受报,有的却是无量劫受报? 同样的布施,你看这个穷苦人,捐助他十元,捐助是可怜他,顺手掏出给他十元,以这种态度做的功德,后来感果顶多加一倍,二十元回报。从心地来说,那就不止二十元,看你怎么样用心。 如果是以恭敬心对待这个穷苦的人,恭恭敬敬供养他十元,供养时对他说话很客气,那你的功德比前头那个功德就大,成千百倍。如果是第三者,不但给他钱,还安慰他、劝他:「你今天为什么这么穷?因为过去没有布施,你要多捨,来生就富有了,不会再这么穷了。」或者教他念佛、信佛,给他说佛法,绝不轻视他,那你这功德更大了。同样的一个钱,看你什么心、以什么态度作供养。 同样是因,因地不是真诚的,所感的果也不真诚,因地真诚的所感果就大。那贫女供养一个金钱的油,那是她的全部财产;波斯匿王供千灯,拿多少罐、多少车的油,还不如这一个贫女一个金钱的油。 这是什么原因?她是「竭尽施」,波斯匿王供养五万斤油,他是国王,无所谓的。正赶上那天是目犍连尊者当香灯师,到天亮了要把灯熄灭,其他的灯都熄灭了,他就是灭不了贫女所供养的灯,甚至用神通熄灭这盏灯也熄灭不了。 佛就出来跟他说,你以罗汉的二乘人功力熄灭不了,她的功德非常大,这叫「竭尽施」。同样一个因都是供养灯,但是所感的果不同。现在大家都在这里闻法,如果你一心闻法、至心恳求闻法或三心二意闻法,完全不同,所感的果就不同了。 我们上课谁都知道,闻法的功德非常殊胜,人人都愿意闻法。有这个因缘吗?同是普寿寺的僧众,现在有人在知客室到不了,大家就给他迴向,把我们的功德送给他。还有居士护持我们的道场,护持大家闻法,他也不能闻。看看这里头的因果,错综复杂得很。 我们每天用心,从早到晚念念都有因果。我们修道乃至闻法的很多,证果的很少,「因地不真,果招纡曲」,要这样明因果。加个「明」字就是智慧,你能把因果分清楚明白了。有什么好处?不敢造因也不敢起坏念头,当你一生起,马上就警觉了,怕落因果。必须深切明了因果,有如是因一定感如是果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顺着道德去做,就能得到五种福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六)如是,大慧,转识、藏识、真相若异者,藏识非因;若不异者,转识灭,藏识亦应灭,而自真相实不灭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六)如是,大慧,转识、藏识、真相若异者,藏识非因;若不异者,转识灭,藏识亦应灭,而自真相实不灭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二)刹土句非刹土句。阿句非阿句。水句非水句
-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三)【诠论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诸识有几种生住灭?”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一)云何为众僧?佛子如是问?箜篌腰鼓华,刹土离光明?心地者有七,所问皆如实?此及余众多,佛子所应问?
- 净慧老和尚:我们修行的时候,是选择禅宗还是jing土宗?
- 憨山大师彻悟心性的故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三)我今当显示,次第建立句。佛子善谛听,此上百八句,如诸佛所说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六)性相圆融不二 本不冲突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八)大慧,取种种尘,及无始妄想熏,是分别事识因。
- 养猫捕鼠,能滋生无量恶业
- 共读楞伽开示(八十四)善逝般涅槃,谁当持正法?天师住久如?正法几时住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八)大慧,彼于一切众生界,皆悉如幻,不勤因缘:远离内外境界,心外无所见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九)丛林迷惑通,心量不现有。
- 哪怕是饿着,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七)【注释】大慧,譬如破瓶,不作瓶事;亦如焦种,不作芽事。如是大慧,若阴界入性,已灭、今灭、当灭
- 共读楞伽开示(六)性相圆融不二 本不冲突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四)云何施设量,唯愿最胜说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