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
第二个很重要,不把保护你的修行修善根。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内心停止。看第四段,产生第四段很重要。严重 四、反弹暂止息力——于中若身心疲劳,不把须暂止息。修行修若不尔者,内心则极厌离,产生能障后时发精进故。严重 我们前面好不容易透过如理思惟调伏烦恼,反弹引导我们产生一种欢喜心,不把但是修行修这个地方有一个要注意的,比方说,内心你今天去市中心办事情,办了很久非常疲累。这个时候你勉强去做功课的时候,就有一个问题,会产生极度的厌离。你因为那一份的坚持,结果障碍你后时的精进,你每一次看到这个法的时候,你那种极度痛苦的心,就会留下一种影像,障碍你后面的好乐跟意乐。 所以你要知道,有时候该踩剎车的时候,适当地踩剎车。一个人不能只是一路地沖,冲到最后在这个跑道上就看不到你了。所以修学就跟开车一样,你要前进,偶尔地后退一下。修行难就难在这里。 修行基本上是两套方法来修:一个是水滴式的修学;一个是暴风雨式的修学。我们解释一下。 正常情况,修行是要用水滴式的修学。点点滴滴,滴水长流则能穿石。如果你告诉我,你一天拜两百拜,我会说,嗯,非常好!你这个可以持久。平常的修学一定是要在你能够接受的范围。但是你一生当中,可以安排几个所谓百日的加行,你这个时候可以冲刺一下暴风雨式的修学,可以在生命当中,安排几个阶段沖一下,可以,但是不能当常法。你千万不要把修行修到自己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,你后来就一辈子都不想修行,这个叫作不知善巧。 所有的东西中,有些是可以勉强。你不想上班,但是你去打个卡,反正你不想上班,也没有人知道你想不想上班。但是你不想做功课,勉强就没有用,真的没有用,你倒不如去散散步。修行都不能勉强,勉强完全没有效果,而且会产生负面的效果。 所以你怎么去做,我们先要判断,有时候你不想做功课,不是体力的关系,是心理的障碍,这个可以克服,你要用智慧来沟通。但是你不想做功课,不是心理的障碍,是体力的关系,那这一部分你就不能勉强。 我们看菩萨戒里面,身体的疲惫是可以开缘,因为这作不了主。我出去弘扬佛法、去办事情,回来晚上一两点了,你一直强拜八十八佛,拜到最后,你以后再也不想拜八十八佛了。你觉得这样值得吗? 所以说身体的障碍,你要判断,这不是你故意的,这可以开缘。但是你身体很好,没什么状况,是心理的障碍,这个就要突破了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善知进退。在精进的过程善知进退很重要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娑婆求空空愈远,往生极乐入有得空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六)16---18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一)19---21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三)10---12慧律法师主讲
- 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能得到五种果报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六)16---18慧律法师主讲
- 不受戒是真「自由」吗?
- 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般若放光分第一
- 不买点供品,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
- 《楞严经》: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,都是受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,因此才现出这些事境。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29>五十种阴魔
- 《金刚经》总说(一)世尊开口说法 此为全经纲领
-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35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一)34---36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26>
- 净土经论撷要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6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8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入证道分第十四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