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二)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、及梦
1、共读共读楞伽开示,楞伽罗门一百九十二,开示大慧,慧若火轮幻焰若复诸余沙门、复诸浮婆罗门,余沙见离自性:浮云、门婆火轮、见离及梦揵闼婆城、自性无生、揵闼幻、婆城焰、无生水月、水月及梦。共读楞伽经义贯是楞伽罗门由成观法师编纂的,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 2、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有修之仁者,各位高僧大德,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 3、看《楞伽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 4、经文:【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、及梦,内外心现,妄想无始虚伪这一段讲得太好了若复诸,前面一定要补上三个字:若复诸正见之余沙门,这个是拥有正见的沙门,前面都在破除外道,这里如果有正见的出家人,这个不一样,或者是正见的居士婆罗门,前面是邪见的沙门,现在是正见的沙门和居士婆罗门,泛指一切在家出家,中间补上四个字:不堕邪见。诸余沙门婆罗门不堕邪见,这样才有贯串性。不堕邪见就是,依于正见起正观察,怎么观察呢。见就是观,照见的意思,诸法离自性,这个“离”就是“无”,见就是照见,照见一切法皆空无自性,空无自性后面补四个字:如虚空花。 5、那么这一句就,你所有的生活,都是缘起,都是相,这些相都是你心性的虚空花,不实在的虚空花。病就是识心分别,就见有;如果是本性,用识性,识的本体照见,就是智慧了,就会发现这些虚空花并不存在。如果用一个科学的角度,你随师父的角度来观照,观察、观照看看,看看你能体会得出来吗。如果说有一颗很大的,假设说,一千公里的这个彗星,行星接近了地球,在高速的撞击之下,飞机是八百公里,一小时八百公里,彗星一下来、行星下来,都是八千公里,高速撞到地球。 1、一下子统统化为灰尘,撞击出来的高达到地表的温度大概接近超过三百度,大概我们所看到的人啊动物植物啊草啊,大概都不见了高速撞击以后,你观想一下,譬如说这个地球被撞毁,统统粉碎成颗粒微尘,你出去看,也没有7—了,你看也没有什么大卖场啊、家乐福,撞碎了,统统观想,统统是颗粒微尘你就会发现,这些相的东西都是因缘生的,都是颗粒微尘的东西,全部一下子燃烧就尽了,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了。所以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是因为它非常脆弱,因为是生灭,因为只是缘起。我们在这个生灭里面看不透,在这个缘起里面看不透,没有办法贯穿。所以,你悟道的人哪有什么东西引诱你。 2、看到一个人,那就是一堆白骨,事实上就这样子啊,他只是穿衣服而已啊加上一层的无明,让他这个色身可以运作啊,就像机关木人,加上一个邪咒,我们这个色身就是这样,骨头就像机关木人,加上无明这个邪咒一弄我们好像有一个人,但事实上没有。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凡所有相都是虚空花。接下来有比喻了,浮云,就像虚空中的浮云,浮云表达什么。浮云改变得很快,就是这个世间是像浮云,一下刹那之间就变了浮云表示浮游不定,人的心浮游不定,那个相一样变化变动,这个地区十年没有来了怎么整个建设完全不同。 3、如旋火轮,旋火轮就是旋转的火轮,譬如说我们点一把火,我们点一把火,火在烧了这火你可以看得到,可是如果把它旋转,好像一个圆的在转,这旋火轮,这火把在转。所以,现在电视上很多人,都有一些表演嘛。 4、接下来,揵闼婆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海市蜃楼,阳光投射在这个干燥的沙漠,热气所产生的一种假相,叫做海市蜃楼。这个已经讲过无数遍了。 5、无生,就是一切其实无有生起,并没有一切生起的相,因为一切生起的相,都是地水火风,短暂凑合而成的,没有真正生起的东西,只是那一念执著不肯放下。如焰,我们的呼吸从出生以来,我们这个色身五阴就像火在烧一样,如焰,焰就火在烧一样,焰就是火焰,火焰会晃动的,当然比喻内心里面热恼,同时还比喻如火焰,这样不实在的。这个火焰就像阳光这样照射下来,好像有那么一层一层的焰,可是就像水波一样。共读楞伽开示
一百九十二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、及梦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15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6>
- 禅宗五家七宗——云门宗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3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21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6>
-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,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15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2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0>五十种阴魔
-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52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3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6>
-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
- 《楞严经》第八套: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?9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1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15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