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学基础

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0>五十种阴魔

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0>五十种阴魔

1、楞严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。经第30>五十种阴魔。套>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种阴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楞严

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0>五十种阴魔

2、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>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种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楞严

3、经第有没有人偷偷溜走的套>呀。看到上人快受不了了有没有人溜走的种阴真是乖孩子太好了。真是楞严了不起。

4、经第求道的套>精神就是要这样子喔。我告诉你:讲经的人没倒下来,一个都不许跑。讲经的人没有倒下来,一个都不能跑啊1553页,今天一定要把空上楞严经讲义彻底地结束,我们从2007年,到今天2012年,五年的时间啊中间休息了二年。

5、好,看1553页,倒数第三行:阿难前第三问【佛今于第二超答云:汝现今欲知,因界浅深者,此一科之文,披阅诸家疏释,惟交光法师,研究有得于心,详释边际之浅深,超千古而独最。交光法师云:今考古训,十八界,乃云界者因义;谓出生诸法,】“界”就是出生诸法,就像大地生这个万物,【如地生物,】,【而地为物因也。今五阴即界之开合,】“开合”什么意思。

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0>五十种阴魔

1、讲得比较多一点,叫“开”;或收回来就“合”所以有时候讲“五阴”,时候讲“六入”;有时候讲“十二处”;有时候讲“十八界”;有时候讲万法;都是因为面对的根器不一样,所以“开合”不一样。今五阴即界之开合,【故名因界,但是阴之别名而已。浅深,即是边际之浅深,历五阴而各有也。

2、如色阴中,有相为色,无相为空,若离诸色相,而栖心空净;】却执着一个空净,【祖家,】就是禅宗,“祖家”就是禅宗,禅宗说:【谓之一色边,】就是落入了色法这个边,所以祖家就是指禅宗。禅宗说:如果只离色相,又心执着一个空净,那么就变成落入一边。接下来,【唯识,谓为空一显色,】“空”是一啊,显差别之色法。

3、“空”因为它是无形相的,空一,就是空,它是无相,而色法显差别的色法。【是知尽色,】“尽色”就是除的意思,当一个人除尽了色而不尽空,却没有除去对空、虚空的执着。简单讲,你知道色不可得,同时如果没有把虚空也放下,【而不尽空;皆未出乎色阴边际,而一切空忍,皆非究竟也。

4、】“空忍”就是说:我有忍辱,像虚空一样的无相,可是连这个都不可以存在,叫做“空忍”。皆非究竟,要达到一切都是本性,完全没有能所。【受阴中,取著曰触,】执着的东西,叫做“触”;厌舍的心叫做“离”,【厌舍曰离,】,厌舍,心厌舍它,叫做“离”。那么,【断诸取著,】“断诸取着”就是:我已经把所有的执着,统统断除了,叫做能舍的意思,但是却没有忘记,那个舍也要放下。

5、【而不忘厌舍,】这个“厌”就是弃,却没有忘记连那个“舍”字也要放弃,这个就着于受阴,落入受阴的范围里面。【是犹住舍受之中再解释一下:说:取着叫做“触”;厌舍叫做“离”。断诸取着,心能够断除种种的执着,就是能舍的意思,却忘记了那个舍的观念,也要放下,而不忘记弃……放弃那个舍的观念,我已经舍去一切执着了,这个舍去观念,同时要放下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