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三见阐明破三关
修行要在实行,见阐不是明破口说就能起作用的。此事无形无相,见阐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说的明破「见、得、见阐了、明破证,见阐」 指亲见、明破亲得、见阐亲了、明破亲证,见阐是明破无相实相,不能开口,见阐开口即错,明破动念即乖。见阐 用心参「念佛是谁」,昼夜追究,如猫扑鼠,要用到三心尽了(即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),四相皆空(即《金刚经》所说的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),无心无相。再用到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可算修行在此生有了进步。 诸善知识,求大道圆成,不需向外驰求,自力更生,一切成就,不降伏其心,如何成道? 禅宗修行,以三见,阐明破「三关」: 一、见识神,又名破难关,难关不破,不住山。识神是我们投胎受生的东西,受罪、打妄想的也是他、修行进步还要靠他。《楞严经》上说:「打死魔王成道」,就是打死「识神」,用功用到身心清净,日无妄想,夜无梦境,心空及第归。 二、见心,又名破重关。重关不破,不闭关。见心,小如微尘,大如虚空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才算进了道门,也是成罗汉的因。 三、见性,又名破牢关,见性,就是见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,与无量佛同体。就此修行节节进步,才能圆满菩提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把三界的苦「观」出来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44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八十二)唯以认识直指所示的本性为正知见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9>
- 要破执着,必须先破你的分别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四十)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1>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6
-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3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4>
- 无量佛国净土,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2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0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八十八)不忘自相光明 不起遮遣成立取舍
-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7>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7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三十三)心不死则道不生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