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修行实践

转粗重为轻安

三善十一者:言轻安者,转粗重远离粗重,轻安调畅身心,转粗重堪任为性。轻安对治昏沉,转粗重转依为业。轻安谓此伏除能障定法,转粗重令所依止转安适故。轻安言堪任者,转粗重有所堪可有所任受。轻安言转依者,转粗重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。轻安

转粗重为轻安

粗重就是转粗重身心没有堪能性。离开粗重的轻安身体或心理状况,让我们的转粗重身心比较舒畅就是轻安。轻安是能够伏除那些障碍我们得定的法,令心转于安适舒服的状态。平日里我们依靠的粗重是没有堪能性的,比如我们的呼吸、身体、心理状态都是比较粗重的。

即使是比较细心的,遇到事情很明白的人按照佛法的观察仍然是粗心的。没有经过佛法的修行是做不到真正的细心,心也是沉静不下来。没有调整好的身心就像我们睡觉才醒一样,身体、思维都在不清晰的状态下,很混沌,精神没办法集中,心不能专注,做事做不好,这就是粗重的状态没有堪能性。

如果得到轻安,离开粗重的状态那你就比较舒服和安适,心自由自在地专注在这么一种状态中,做事和修行的质量就会提高。这里面提到的「堪能」就是堪可有所任受,就是你能具备这样的能力,可以把事情做好,担当此任。

「言转依者,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」就是经过修行转粗重成轻安。比如平日里大家睡懒觉是越睡越懒,如果你按照正常的时间起床,经过洗漱,活动你的身体就会回到清醒的状态上来。所以说经过修炼,比如念佛,打坐都可以让人身心得到轻安,这样清醒的状态会维持的时间长,程度也越来越好,可利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,粗重的身心状态会越来越少。

大家要注意粗重这种状态,它离我们很近,拿起来也得心应手,比如我们课间休息大家又是吃东西又是说笑,觉得开心放鬆,其实这都是比较粗重的状态。轻安的状态是心理非常宁静,安于无染的状态不愿意回到染污的状态上来。人的修行是可以看出一种状态的,有的人别看不念佛,不打坐,但是从他行事为人比一般人要从容、要自在,这就是在心理上有一种轻安的状态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