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二)若如汝问:‘入室之时缩见令小’,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齐于日面?
1、共读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令一百七十二,开示若如汝问:‘入室之时缩见令小’,汝问入室日时汝岂日面仰观日时,仰观汝岂挽见齐于日面。齐于楞严经讲义是共读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楞严令,这两部开示是开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 2、汝问入室日时汝岂日面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仰观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齐于有修之仁者,共读各位高僧大德,楞严令开悟见性的开示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 3、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 4、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经文:【若如汝问:‘入室之时缩见令小’,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齐于日面。若筑墙宇能夹见断,穿为小窦宁无续迹】。注释:【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齐于日面】:[挽],牵引、拉长。 5、当你仰观太阳时,把头抬起来看太阳的时候,你难道是把你的见性拉长到与太阳的面齐,才能看得到吗,【若筑墙宇能夹见断,穿为小窦宁无续迹。 1、】:[能夹见断],可以把见性夹断,如是则见性一半在墙壁内,一半在墙外。[窦][续迹],接起来的痕迹。 2、此言,如果说建筑墙壁及屋宇,能把见性夹断,成为墙内的见性跟墙外的见性两段的话,那么如果再在墙上打一个洞,怎么会没有看到见性内外接起来的痕迹呢。义贯:佛言:[若如汝]所[问]的:[入]到[室]内[之时]能[缩见]性[令]变[小],若此为真,假设你这一句话是真的。则当你[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],把见性拉长到,[齐于日]之表[面]。然而实际上,你要看太阳时,并不须把见性拉到太阳表面,才看得到;所以知道见性看远时并没有拉长,看小的时候,也没有缩小。 3、因为见性没有大跟小,没有长跟短。又[若筑墙]壁及屋[宇]便[能夹]你的[见]性令内外[断]绝,那么如果再于墙上[穿为小窦],孔,[宁无],怎么没有,墙内外的见性显出再接[续]起来的痕[迹]。故知[是义不然]。 4、因为实际上,在墙上打个洞,并没有看到见性有内外再接起来的痕迹,所以可知见性原本即未被墙壁夹断。所以说见性会缩小或夹断。这段经文佛得出了最终结论,指出了阿难的见解是错误的,见性并不会被缩小或者夹断。共读楞严开示
一百七十二若如汝问:‘入室之时缩见令小’,仰观日时,汝岂挽见齐于日面?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——诸佛称名赞歎愿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3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六 )有人问西方极乐世界是真还是假呢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8
- 忽然看见异相,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9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37>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4>
-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6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五十)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才能成就大道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四十六)要先定才能见微细流注
- 如何把「空假中」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7
- 《楞严经》第九套:审除细惑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7>
-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,何唯供养此十二天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2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二)一切色相就是自性 自性就是一切色相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九)绵密保任,做功夫除习气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