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
处众能伏说,佛陀远离二杂染,何统无护无忘失,佛陀摄御众归礼。何统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佛陀方法。 那么佛陀是何统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?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,佛陀这当中有两个方法: 第一个,何统佛陀成就三不护,佛陀就是何统「处众能伏说」。佛陀处在大众当中,佛陀能够降伏众生种种的何统讥嫌。这个「说」就是佛陀讥嫌。为什么呢?因为佛陀成就三不护的何统功德。也就是佛陀说,佛陀的身口意自然跟清净的圣道相应,不必刻意地掩饰。我们有时候身业、口业要稍微掩饰一下,否则会有讥嫌。那么这个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业,这是第一个,三不护。 第二个,远离二杂染。佛陀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,有人生起赞歎的心,佛陀不生爱着;有人生起譭谤之心,佛陀不生瞋恚;有人不赞叹也不譭谤,佛陀不生捨离。佛陀能够远离爱、瞋的两种杂染,成就三不护,成就无忘失的功德,以此来调御众生。我至诚地归礼。 前面是偏重在说法,这个地方是讲统理大众。这当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方法。就是说,当然,每一个人在菩萨道的规划各式各样,有些人立志做个法师,有些人立志做个方丈。如果你立志要做一个方丈和尚,从这个地方来看,有两种功德要成就: 第一个,你的身口意要如法。你的身业、口业、意业要如理如法,你这个身教胜于言教。 第二个,你的心要平等。你不能够有太严重的爱憎取捨,不可以。你太严重地爱憎取捨,你很难做大家的导师。平等心是成就大众导师的一个根本条件。 所以,这个地方讲到如何来统理大众,一个是平等的心,一个是如法的善业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,是诵还是不诵
- 10首佛家禅诗,10种人生境界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三十六)无益之世间语及咒诵均止观想作意亦止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七十一)离生灭有无诸边超越语意分别境
- 智者大师: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
- 入海采宝喻
- 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的生命真相(三)
- 《佛陀的格言》二十、智慧
- 燃身燃指供佛,不一定非烧不可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九十八)以分别心落有为网不得解脱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一十五)妄念和对境同属幻影 都是真如法身的妙用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一十二)如盗入空室是为妄念解脱之要妙
-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
- 《佛陀的格言》十八、快乐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零四)只有证到真心才能斩断种子根本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一百一十一)提佛号起疑情持印咒都是为了转换妄念保护真心
- 角度不一样,看问题也不同
- 《佛陀的格言》二十、智慧
- 将不坚之财转为坚固功德法财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七十五)着相有为而修俱不能证到事事无碍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