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贵在无生,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
【原文】 客问天如老人曰:修行求出生死,修行故贵无生。贵无慕西方而愿往,生发生岂生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。愿往义 答:以生为生者,不违背无常见之所失也。修行以无生为无生者,贵无断见之所惑也。生发生岂生生而无生,愿往义无生而生者,不违背无第一义谛也。修行盖妙真如性,贵无本自无生,生发生岂生因缘和合,愿往义乃有生相。不违背无以性能现相,故曰无生即生。以相由性现,故曰生即无生。知此则知净土之生,惟心所生。若疑远而难到,则心包太虚,量周法界,夫何远之有。 【译文】 有客来问天如老人,说:「修行是为求出生死,所以贵在无生。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而发愿往生,岂不是违背无生之义了么?」 答:「把往生认为是生者,是失之于常见。把无生认为无生者,是惑之于断见。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者,才是第一义谛。因为妙真如性,本自无生,只因因缘和合,才有了生的相状。因本性能现显外相,所以说无生即是生。因为外相由自性而显现,所以说生即是无生。知此则知往生净土的,是心所生。若怀疑距离遥远而难以达到,则心能包裹太虚,周含法界,往生西方哪算遥远呢?」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要平息愤怒,必须捨去对他人的怀恨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4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13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1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十恶五逆,都是因为这个贪心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27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8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八套: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?1>
-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4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10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10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1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6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21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20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7>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