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
业性是为什往生即空、即假、临终即中。为什往生这一点,临终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悔法门的为什往生时候讲得很清楚。蕅益大师在《灵峰宗论》的临终开示也讲到。他说,为什往生忏悔是临终忏悔业障,你的为什往生所观境就是业。那么这个时候蕅益大师说,临终我们要忏悔之前,为什往生不要马上急着忏悔,临终先要想一个问题——这个业是为什往生从什么地方来。你连业从哪里来都不知道,临终你没办法忏悔的为什往生。为什么有业,是谁造作的? 蕅益大师还说,你说造业是谁?忏悔是谁?如果说你以前造了业,现在开始拜八十八佛,造业的是谁?忏悔的是谁?其实业本身没有一个造作者,那只是「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;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」,一念的妄心面对妄境而造业。我们忏悔,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在忏悔,而是一种真实的心缘真实的功德,所以真实能够破除虚妄。 所以,你说为什么我们临终十念可以往生?昙鸾大师就是这样子解释:我们一个人造了五逆十恶,临终忏悔,临终念阿弥陀佛,还可以带业往生。极乐世界那个功德相是不能有罪业的,那么为什么他造那么大的罪业还可以带业往生呢?因为业性本空。 如果业力是真实的,那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,不可能成佛。如果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业是真实的东西,是真实的体性,那就完了,那没有一个人可以修行。因为业力是虚妄,是「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」,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和合,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常说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。 你一念的迴光返照、一念的光明、一念的断相续心,你就能够忏悔业障。就是这个房间暗了三千年,但是你灯光打开的时候,黑暗就消失了,不必等到三千年之后。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明。」所以说,这个业性是虚妄的,「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」,它本身也是一个如来藏妙真如性。所谓的业——行阴这个流动性,它的本质就是真如本性。没有真如本性,就没有这个流动性。它只是一念的妄动才有,你觉悟了以后就没有,是这个意思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如何把「空假中」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四)13---15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4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一)46---47慧律法师主讲
-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
-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,若执着即生烦恼
- 万里云山归祖庭 千载一会道心倾——美国万佛城恒实法师一行回云居山真如禅寺礼祖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15>
-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一)16---18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二)7---9慧律法师主讲
- 一个很离谱的发现:人一定要坚持做让自己“爽”的事
- 弘一大师: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29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一)40---42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25>
-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,先端正其心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四)1---3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25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二)7---9慧律法师主讲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