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着魔
问:弟子学佛时间不长,何避业重福轻,免起魔障深慧浅,贪心生怕起贪见佛之心而着魔。见佛故而在诵《西方发愿文》时,何避对文中「愿禅观之中、免起魔梦寐之际,贪心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,见佛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,何避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,免起魔光明照身,贪心手摩我头,见佛衣覆我体」的何避语句越过不念。不知是免起魔否如法?若不如法,应如何避免起贪见佛之心而着魔? 大安法师答:《西方发愿文》,贪心莲池大师作的,作得很好,事和理都很精微完备。所以你要念的话,就不要自己去把这些内容给它减省下来了。你就全都念。发愿梦中见阿弥陀佛,这是一个好愿。其实有种修法,善导大师也常常讲:你睡眠之前要做两种观想——两种祷告。第一个祷告,祷告「自己业障深重,愿佛哀悯摄受」;第二个祷告就是要在梦中见佛,希望阿弥陀佛在梦中显现。阿弥陀佛也有梦中做佛事的一个愿力。 如果在梦中我们见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在梦中给我们甘露灌顶,那我们不是开了智慧吗?你可不是辩才无碍吗?能见阿弥陀佛你还不见,那你不是吃了大亏吗?我们不要以躁妄心、贪心去见,但是我们发愿见阿弥陀佛是可以的。这叫有愿无求。不要去求,但是你发愿,是完全正确的。 所以你还是要把这个句子完整的念下来,而且真的是把这个愿心生发起来,就感通佛力了,真的阿弥陀佛梦中来解决我们的问题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二)一切色相就是自性 自性就是一切色相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6>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3>
-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8>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8>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5>
- 人生没有结果,它只是业力的释放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2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7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七十二)法身无相离言思即相应
-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图文解说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8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5>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6
- 如梦如幻的修学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34>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科判与序文?1>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12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