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教经典

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5>

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

1、楞严论义论>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,经第义贯绪论,套总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贯绪总论,楞严论义论>义贯绪论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贯绪

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5>

2、楞严论义论>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经第好,套总绪论第9页。贯绪二、楞严论义论>楞严法门三大主旨。经第

3、套总就是宗旨,最主要的是讲些什么呢。1、悟本性,要体悟我们每一个人,深层意识里面的,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,因为悟了本性,才能朝着佛道究竟菩提;如果不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修行,我们会用生灭意识心,百千万劫不能成佛,也难以成就。所以,先行,说本性即是真如本性,就是如来藏性。为什么讲真。

4、[真]就是不是假的;[如]就是悟到万法皆竟空。我们有一个真心,如如不动,本不生灭的清净自性,叫做真如本性。即如来藏性,这个藏性就是含藏佛性,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念,就是:藏如来性,我们每一个人都孕育、隐藏着一个如来的清净自性,这样解释也行。如果说解释如来藏性,这个是后起的大乘佛教思想发展以后的一个名词,叫做如来藏。

5、所以,后来人有写如来藏思想,诸位有因缘可以看一看。那么这个[悟]有三种:一、解悟,就是了解我们本来具足,不生灭的清净自性;二、行悟,行就是要落实去修行,见一切相,心如如不动,即见本性;但是因为我们习气太强烈了,难以降伏,所以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证悟。到了功夫与佛相等,就是证悟了。说:唯佛究竟。

义贯绪论?5>

1、三、证悟,就是彻底解脱的意思。一、解悟——即是始觉智。觉后面加一个智,解释起来比较明显。我们来听经闻法,来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清净自性,从现在起,发菩提心,开发我们深层的般若智慧,这个起动点叫做始觉[妄]要加一个:心。

2、[真]也要加一个:心。什么叫做了妄达真呢。

3、[妄]就是我们所讲的妄心,所谓的意识心;[达真]就是通达真如的自性清净心。这一句跟转识成智,有相通之处,意思就是:达妄本空,了妄本空,通达真如自性本有。所以这个转识成智已经非常明显了,所谓的[识]是指执着、分别的意识,在我们的如来藏性刹那之间闪动,而我们误认为那个就是我们的心。

4、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其实所有的造作:眼见一切色;耳闻一切声;鼻嗅一切香;舌尝一切味,其实都是如来藏性。我们因为不知道,心就一直起波浪,受无明的风一吹,不知道境界是假相,境界一现前,我们内心里面高低潮一直起来,烦恼一直不断,可是所有的烦恼都不能离开如来藏性。譬如:大海所有的浪,都不能离开大海。我们也是一样,眼见一切色,无论你多么的执着,不能离开如来藏性,那么你的执着变成一个负担,把所有的如来藏性全部都掩盖了,所以,这个无明在作用。

5、我们的生活就会苦不堪言,我们每天都要惩罚自己。所以了妄达真是非常重要的,要懂得歇即是菩提。换句话说:你所有的浪打来打去,其实都是海水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