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学文化

人生不堪迴首,不要再想你的过去了

蕅益大师提出三力不可思议:佛力不可思议、人生法力不可思议、不堪不再心力不可思议。迴首这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,过去你就不用操心啦,人生佛陀众生无边誓愿度,不堪不再他已经该做的迴首做了,他已经在实践他的过去理想。对我们来说呢,人生心力不可思议,不堪不再很重要,迴首你心中的过去忆念,当然这个你要有很确定的人生信仰,这就是不堪不再强调你要相信你做得到。

人生不堪迴首,不要再想你的过去了

蕅益大师在讲三力的迴首时候,他很强调你的心力不可思议,这心力不可思议,祖师提出两点,很重要的概念这个信仰,建立两种信心,一个是从因缘的造作上,对自己的信心,他说:「我虽昏迷倒惑,苟一念迴心,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,更无疑虑,是名信自。」

你临终的时候你要这样想:我过去的颠倒妄想,做了太多错误的忆念,但是我现在回过头来,「苟一念迴心」,我把我的心力忆念佛陀,我随时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因为心能造业、心能转业。

所以净土法门很重要的一个观念:忘掉你的过去。诸法无自性,你不要再想你过去是怎么不堪了,你要建立一个新的信仰:你相信你做得到。净土法门就是注重未来,你的心好好的想着未来就好了,想过去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,过去不等于未来。所以你相信你是一个新的开始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就是说我虽然过去,我错过很多的对佛陀的忆念,但没关系,我虽一路以来「昏迷倒惑」,但是我「苟一念迴心。」

因为阿弥陀佛随时在等待我们,我们只要迴心转意,我们随时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永远不会嫌太迟,这第一个概念,你相信你心的改变,一定会改变你的因缘,这第一个。

第二个从理体上的信心,就是说「我虽业障深重,是弥陀心内的众生;弥陀虽万德庄严,是我们心内的佛,所以既然心性不二,自然感应道交」。我们的心,把因缘这一块拨开来,我们的心是「如」;佛陀的心,把清净庄严的因缘拨开来,他也是「如」,一如无二如,所以感应道交是合理的,因为我们跟佛陀是一家人,从一个同体真如法性的加持力来说,我们得到弥陀的关怀摄受是正常的。

所以首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,一定要建立一种坚定的信仰,你相信你对阿弥陀佛每一分的忆念,阿弥陀佛都能够接收得到,不管你过去你烦恼有多重、不管你的过去业障有多深,总之临终的时候一个概念:人生不堪迴首!不要想你的过去了,你专心的想想你的未来更重要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