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二十九)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知见来学佛
1、大手的知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,印浅二十九,析讲要选择一个正确的记选见学知见来学佛。元音老人慈悲开示:。择个正确要能选择一个正确的大手的知因地知见来学佛,必须以般若大智来细细甄别方能无误。印浅可惜现代的析讲学佛人,不知道何者为正,记选见学都趋向神通,择个正确认为有神通即是大手的知大法,去学什么功、印浅什么道,析讲而不知那些挂着佛门招牌的记选见学功、法,择个正确都是离心性而修的邪法,所谓的神通也都是鬼、神、妖、怪的附体,不是从自性心中发出来的真神通,学了非但无益,还有人魔的危险;另有一些学佛多年同仁,本应知道从心地一一根本上修学,方是正道,但他们因贪心未泯,执着神通,也鬼使神差地背弃了正法,跟着那些弄虚作假的牛鬼蛇神为虎作伥去了。 2、这都是无有般若智慧,知见不正而遭受的冤苦。在修证路上有一条岔路还须知道,不然就会误入偏空的“灭尽定”。有种人在修法时,以压念不起坐在那里不动为究竟。坐在死水潭里,变为土、木、金、石,又落入一重枯寂的生死,这也是无大悲心,不思起用度生的过错。 3、如《六祖坛经》所示之卧轮禅师偈:“卧轮有伎俩,能断百思想,对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长。”就是说这种人修法走错路不能成道。须知我们的法身虽空而无相,但它是妙用无边的,不是死寂不能起用的。 4、如死压本性一念不起,非但落人灭尽定,也无从彻见法界全体。因为本性之所以为空,是因为空能融万有,不是无相的死空、顽空,所以它不离大悲心起种种度生妙用。体、相、用俱全,方是法界全体,否则,死而不动,何能福慧双圆而证成佛果。因是,修道必须空慧双融。 5、所谓空者即是慧,识得一切皆是自心影像,不可得,无可取,彻底放舍,心空如洗;悲者即是福德,从大悲心发起广度众生的大愿,不厌辛勤地做种种利益众生的善事而无住,积累福德,才能证到智慧、福德俱圆皆满的果地佛。否则,修慧不修福,就落人“罗汉供应薄”;修福不修慧,又落人“大象挂璎珞”的不圆满果报中去了。我们修道果能立正知见,认识本性乃成道之本,从空悲双运道上下手,努力用功,不消多时即能打开本来,亲见佛性,即知物物头头皆我本性显现,时时处处无非般若妙用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又何有人、我、物与众生之分别哉。 1、若有丝毫角元、分厘隔阂,就难免为事相或老和尚舌头所瞒,于言行上纳败阙而不得自由了。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
二十九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知见来学佛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辈子造罪业,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13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六十九)不做功夫开悟的时节因缘怎么会来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7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居士对待僧人的「十六字诀」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2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六十六)不落有无谁敢和是什么意思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2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三辈九品得往生,四土径登不退转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4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四十四)开悟之人临终时灵性何去何从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1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不要再去问因果,再问就很傻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3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1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楞严经》大纲(目次解说)16
-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,还能得定吗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34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6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45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