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五)【讲义】身心荡然,得无挂碍,是诸大众,各各自知,心遍十方,见十方空,如观手中,所持叶物
1、共读各各观手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三百八十五,开示【讲义】身心荡然,百讲得无挂碍,义身是心荡心遍诸大众,各各自知,无挂物心遍十方,大众见十方空楞严经讲义是自知中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见方空,这两部开示是持叶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共读各各观手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楞严有修之仁者,开示各位高僧大德,百讲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 2、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 3、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 4、[癸二叙开悟,分二,子初叙心荡然二叙身荡然今初]【身心荡然,得无挂碍,是诸大众,各各自知,心遍十方,见十方空】说:这个时候,悟道以后,就开见道之眼,身心荡然,得无挂碍,心无挂碍了;我们有挂碍。是诸大众,各各自知,心遍十方,无所障碍,见十方空,如观手中所持的叶物,这个叶物,当时候的叶就是贝叶。【阿难开悟,即是已开见道之眼。 5、自第一卷阿难认识为心,三迷被破,遂即舍妄求真,】舍这个妄心、妄识,求这个真心。【求如来为发妙明心。如来即为指见是心,显见不动、】显见【不灭、】显见【不失、】显见【无还、】显见【不杂、】显见性【无碍、】显见性【不分、】显见【超情、】显见【离见、经历十番,可谓发妙明心,而至微细矣。更为会四科,全事即理,融七大全相皆性,普融万法,可谓发妙明心,而极奥妙矣。 1、由是阿难明心生信】。【身心荡然,得无挂碍者:当以二义释之:一、达妄本空:】所有的妄识其实本来就空,因为它没有实体性的,正因为识心是妄,所以我们有因缘可以成佛;识心如果是真实,那我们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,生生世世永远在妄当中。所以,因为达这个妄识本来就空,惟存真实心、真心。所以,人人都可以成佛,只要你发现那个妄,同时不住着,那个当下就是你的真心。 2、所以,开采真心的人,不自卑也不高傲,也不夸耀,因为没有东西可以这样子、可以住着,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炫耀,因为法法本空;也没有东西可以自卑,因为法法本空;也没有高下,因为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这个就是心性。所以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在指什么。 3、是指见性人的心性。当你见到佛性的时候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全部都平等;内四大、外四大全部都平等;有相、无相全部都平等,识心化作识性,执着化作坚固的道心;分别化作平等的心性;颠倒化作正念,统统在当下。 4、修行不能用找的,用悟的。【昔在迷时,妄认四大假合,为自身相;六尘缘影,为自心相;】这个就是悲哀。把这个身,四大假合的身误认为自己,没有一个人不执着,只要你没有听到佛法,包括外道,这个身见是除不掉的。 5、有了这个身见、身相,身相就引发痛苦,你的我执就不会停止。六尘缘影为自心相,根对尘所产生的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,这个五尘落下来的影子,由意根攀缘这个法尘,就认为这个就是可缘之相,自心相的意思是什么。就误认为那一些烦恼、执着、分别的影像是你的真心,就是你平常在运用的心起贪心的时候这个不是你的真心,你的真心是无贪的。当你起嗔恨心的时候告诉自己:这个不是我们的真心,这个是妄心。共读楞严开示
三百八十五【讲义】身心荡然,得无挂碍,是诸大众,各各自知,心遍十方,见十方空,如观手中,所持叶物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二)王闻是言,信知身后舍生趣生;与诸大众踊跃欢喜,得未曾有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五)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:我昔未承诸佛诲敕,见迦旃延、毘罗胝子,咸言:‘此身死后断灭,名为涅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九)“若离外见,内对所成,合眼见暗名为身中;开眼见明,何不见面?若不见面,内对不成
-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)佛告阿难:“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,世间虚空,水、陆、飞行,诸所物象,名为一切,汝不着者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一)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,即时阿难回首右盼;又放一光在阿难左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
-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,你伤害到了谁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三)阿难白佛言:世尊,诚如法王所说,觉缘遍十方界,湛然常住,性非生灭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七)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:“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,十方妙善戒法,由心业力,悉皆震动。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九)“若离外见,内对所成,合眼见暗名为身中;开眼见明,何不见面?若不见面,内对不成
-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九)若汝执恡(吝)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,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、香、味、触诸尘事业,别有全性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
- 什么是十信位
- 佛说∶修佛,修的就是自身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一)“是故应知:汝言‘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’,无有是处。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七)晦昧为空,空晦暗中,结暗为色。色杂妄想,想相为身。聚缘内摇,趣外奔逸,混扰扰相以为心性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