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学问答

共读楞严开示5——二十五圣,于二十五法,各证圆通

共读楞严开示5——二十五圣,共读于二十五法,楞严各证圆通

1、开示共读楞严开示5——二十五圣,圣于于二十五法。法各大佛顶首楞严经者,证圆乃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密因,共读一切菩萨趣向觉道之妙行,楞严故名之为首楞严也。开示梵语首楞严,圣于华言一切事究竟坚固。法各

共读楞严开示5——二十五圣,于二十五法,各证圆通

2、证圆何谓一切事,共读即心境二法。楞严开而言之,开示即五阴,六入,十二处,十八界此一切事,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全体大用,本自坚固,了无生灭而众生迷真逐妄,背觉合尘,若心若境,皆成幻妄,皆是生灭,皆不坚固矣。故因阿难请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,妙奢摩他,三摩,禅那最初方便,如来于是征心显见,历五阴,六入,十二处,十八界,七大,以显示一一皆如来藏,随众生心后又以二十五圣,于二十五法。此经为对阿难多闻,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,故文殊选择。

3、而净土念佛法门,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,故列于弥勒之后,观音之前,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。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,弥勒之前矣。——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~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
4、至于实相念佛,乃一代时教如台宗止观,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。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。楞严一经,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。

5、然又为持名念佛,决志求生极乐。何以言之,最初征心辨见,唯恐以妄为真。迨其悟后,则示以阴入界大,皆如来藏妙真如性。

共读楞严开示5——二十五圣,于二十五法,各证圆通

1、乃知法法头头。既悟实相,则觅阴入界大之相。

2、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。所示二十五圆通。

3、除势至圆通,正属持名,兼余三种念佛之外。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。以至七趣因果无非显示于实相理,顺背迷悟之所以耳。

4、如是念实相佛。修之证之,实为难中之难。非再来大士,孰能即生亲证。

5、以此之难,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。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》复唐瑞岩居士书一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