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贰佰)阿难!此若灯色,则非眚人,何不同见?而此圆影唯眚之观?若是见色,见已成色,则彼眚人,见圆影者,名为何等
1、共读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贰佰此若灯色而此圆影唯眚之观。开示若是贰佰见色,见已成色,阿难则彼眚人楞严经讲义是灯色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则非之观者名,这两部开示是眚人色见色则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 2、圆影已成圆影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唯眚为何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若见人有修之仁者,彼眚各位高僧大德,共读开悟见性的楞严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 3、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 4、经文:【阿难。此若灯色而此圆影唯眚之观。 5、若是见色,见已成色,则彼眚人,见圆影者,名为何等】。先解释一遍:阿难。此圆光如果来自于灯色,是灯的问题,是因为灯才见到圆光的;灯本身怎么会有圆光呢。则非眚人,但是,眼睛没有毛病的人。 1、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个圆影可见不是灯的问题。而此圆影唯眚之观。而晚上这个灯明,只有眼睛有红热病的人,才看到多出来的那些光影,五层的光影是多出来的,正常人的眼睛却没有,而有毛病的眼睛却看得到。 2、若是见色,就是若是[眚]见[所成之]色,如果是眼睛的红热病所见到的颜色,如果说这个五重的圆影,是眼睛有红热病所成之颜色,见已成色,就是本来能见的有情物,无形的能见性,变成无情物的色。见已成色,就是见性变成色法,就是见性变成有颜色的色见,那就糟糕了。 3、则彼眚人,见圆影者,那么眼睛有红热病的人为什么。因为他的见性已经变成色法了,有情物的见性,变成无情物的色法,因为叫做色见,见已成色了。 4、【此破双即。谓此圆影】,说这个圆影,【若即灯实有之色】,灯实有就是本来就有的,如果说灯本来有的色,那么,我请问你,【则好眼人,何不同见】。 5、为什么看不到这个圆影呢。为什么一定要眼睛有红热病的眚人,才看得到这个圆影呢。【而此圆影,唯独眚人之观见】。共读楞严开示
贰佰阿难!此若灯色,则非眚人,何不同见?而此圆影唯眚之观?若是见色,见已成色,则彼眚人,见圆影者,名为何等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九)【讲义】癸初发愿报恩二誓言度众生三求除细惑四速成正觉五申述不退今初
- 共读楞严开示2——要敬佛、敬法、净僧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四)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,其光晃昱,有百千色,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,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
- 盗木材的夫妻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九十五)【讲义】阿难!汝且观此:祇陀树林,及诸泉池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六十四)【讲义】汝更细审,微细审详,审谛审观:明从太阳,暗随黑月,通属虚空,壅归大地,如是见精,因何所出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九)【讲义】昔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,日渐长大,出瓶不得
-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一十八)【讲义】若因香生,识因香有,如眼有见,不能观眼;因香有故,应不知香?
- 随机阅读
-
-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五)佛告阿难:今汝所言,见在汝前,是义非实。若实汝前,汝实见者,则此见精既有方所,非无指示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)【讲义】阿难!譬如有人;手足宴安,百骸调适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,于空相摩,妄生涩滑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六)【讲义】若因法生,世间诸法,不离五尘,汝观色法,及诸声法
-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)佛告文殊及诸大众:十方如来及大菩萨,于其自住三摩地中,见与见缘并所想相,如虚空华,本无所有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一)城中复有长者居士,同时饭僧,伫佛来应。室罗筏城之中,复有长者居士,同受佛化,故亦同时饭僧,以自恣作福胜故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六)诸善男子,我常说言:色、心、诸缘,及心所使,诸所缘法,唯心所现
-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)【讲义】若因味生,识自为味,同于舌根,应不自尝,云何识知,是味非味?
-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一)阿难白佛言:世尊,必妙觉性非因非缘,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:见性具四种缘,所谓因空、因明、因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)汝今云何于中措心,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?如以手掌撮摩虚空,只益自劳,虚空云何随汝执捉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六)【讲义】若因法生,世间诸法,不离五尘,汝观色法,及诸声法
-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四)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,其光晃昱,有百千色,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,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)阿难言:“我尝闻佛开示四众:‘由心生故,种种法生;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’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