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
问:请问法师,佛像弟子二十多年前请的缺损一尊白衣滴水观音,小指尖在多年前折失,继续该怎么办呢?继续供养算不敬吗?还是供养需要重新请一尊? 宏海法师答:随喜这位同修二十多年跟观音菩萨的因缘。提问中说的佛像情况不算不敬,继续供养是缺损更敬——更加的恭敬。所以我建议你继续供养。继续 你说的供养这个小指尖,如果还在的佛像话,你可以自己尽心力把它补足粘上去。缺损如果没有大碍,继续有一点小裂缝也很正常。供养虽然菩萨的佛像手有点小裂,我们的缺损心没有裂痕就可以了。 而且,继续如果你把他补好,继续供养,这个恭敬心更可贵。我们戒律里边,特别是大乘菩萨戒里边说:能够补全佛像的,比你请新的功德更大。这个行为启建的因缘非常殊胜。修补佛像,就等于说礼敬诸佛,请佛住世,随喜赞歎,请佛说法,这些功德在里边都已经均沾了。 这个行为好像很简单,但是这个法义是非常甚深的。纵然不能补,那么你自己想个办法,可以在视觉上做一个补全。哪怕不补了,就这样供,也可以。一个小指尖我觉得不是很大的问题。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拣择,就是作为凡夫俗子,我们有时候会觉得,我请了一尊菩萨,他是我的菩萨,我供的菩萨一定要有一个完美的形象,我就心平了。假如有了一点折损,就有点嫌弃,觉得不完美了了。如果有这个心态的话,那就要把这个心忏悔掉。这种心态实际上是生起了一种慢心、不敬心,把菩萨看成了一个物件。当然这是我猜测,不一定有。如果有的话,一定要忏悔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在家也可以修行,为什么还要出家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二)彼彼诸病人,良医随处方;如来为众生,随心应量说;妄想非境界,声闻亦非分;哀愍者所说,自觉之境界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九)众生生诸趣,何相何像类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八)禅师以何法,建立何等人?
- 娑婆求空空愈远,往生极乐入有得空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七)声闻辟支佛,佛及最胜子,身各有几数,何故不问此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二)如修行者入禅三昧,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,而作是念:“识灭然后入禅正受。”实不识灭而入正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二)一一相相应,远离诸见过,悉檀离言说。
-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三)大慧,譬如明镜,持诸色像,“现识”处现,亦复如是。
- 随机阅读
-
- 将闻持佛佛,何不自闻闻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四)妄想、因缘灭尽,离妄想说所说,观所观,受用、建立身之藏识,于识境界、摄受、及摄受者不相应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七)天句非天句。饮食句非饮食句。淫欲句非淫欲句。见句非见句。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。戒句非戒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一)大慧,是百八句,先佛所说,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
-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)诸地不相至,百变百无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九)【注释】大慧,彼于一切众生界,皆悉如幻,不勤因缘:远离内外境界,心外无所见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五)【诠论】大慧,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
-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五)【注释】复次大慧,若菩萨摩诃萨,欲知自心现量,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,当离群聚、习俗、睡眠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六)为有几阿 ,名舍梨沙婆?几舍梨沙婆,名为一赖提?几赖提摩沙?几摩沙陀那?复几陀那罗,为迦梨沙那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三)【诠论】大慧,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,所以者何
- 「厚德载物」如何理解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一)言说别施行,真实离名字,分别应初业,修行示真实;真实自悟处,觉想所觉离,此为佛子说,愚者广分别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九)护财自在王,转轮圣帝王,云何王守护?云何为解脱?广说及句说?如汝之所问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九)【诠论】大慧,藏识灭者,不异外道断见论议。
- 能够念佛的人,是人中芬陀利华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九)【注释】大慧,彼于一切众生界,皆悉如幻,不勤因缘:远离内外境界,心外无所见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)大慧,若覆彼真识,种种不实诸虚妄灭,则一切根识灭,是名相灭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二)【注释】大慧,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,所以者何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