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「等觉」、「妙觉」
我们看等觉菩萨。何谓 等觉——亦名一生补处。等觉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,妙觉又望于妙觉,何谓犹有一等故名「等觉」。等觉 这个等觉菩萨就是妙觉一生补处了,他的何谓生命最后一生了。 那么这个「等」有两个意思: 第一个,等觉所证的妙觉觉体跟诸佛相等。也就是何谓说,他的等觉中道实相跟佛的中道实相是完全一样。那么差在哪里呢?为什么他「望于妙觉,妙觉犹差一等」呢?我们解释一下。何谓这个等觉在《楞严经》上说,等觉叫作入门跟出门的妙觉差别。佛陀的中道实相,如果以家来说,等觉菩萨是从外面要进入家,前脚踏进去,后脚在外面,他是从外面要回家,前脚已经踏进去了,这叫等觉。 佛陀是完全要利他了,完全是恆顺众生了。佛陀是从家里面前脚踏出去,后脚还在家里面,就差在这里。一个是逆生死流而开始回家了,刚好前脚踏进去了,这叫等觉。那么佛陀刚好要从法性之流要出来了,他前脚也踏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时候两个人刚好在门的门槛中交接,叫等觉。 我们看妙觉。 妙觉——即究竟圆满之佛果。谓由等觉后心,入金刚喻定,更破一品无明,而入此妙觉,此中烦恼尽除,智慧圆妙,故名「妙觉」。 妙觉就是佛果。就是在等觉修到最后的时候,他要入一种叫金刚喻定,这个定特别的坚固,最后,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给破坏了,这种「烦恼穷尽,智慧圆妙,故名妙觉」。 成就佛果以后,他有两个事情:第一个,自受用这种大般涅槃,常乐我净;第二个,他受用,他到十方世界去示现八相成道,去度化众生,度化跟他有缘的众生。有自受用的涅槃跟他受用涅槃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「有主物」在律上分成哪三类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六)佛言:“汝言中间,中必不迷,非无所在。今汝推中,中何为在?为复在处?为当在身?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九十九)【讲义】壬二正为宣说(分二)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
- 面对很多的众生,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四)【讲义】尔时阿难,及诸大众,蒙佛如来,微妙开示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九)【义贯】阿难,风性无体,动静不常:汝常整衣,入于大众,僧伽梨角动及傍人,则有微风拂彼人面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七)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佛宠弟,心爱佛故,令我出家;我心何独供养如来,乃至遍历恒沙国土
-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九)如来知彼,淫术所加,斋毕旋归,王及大臣、长者、居士,俱来随佛,愿闻法要
- 随机阅读
-
- 如何把「空假中」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一十五)【讲义】若生于声,识因声有,则不关闻。无闻则亡声相所在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十四)天然本妙,近具根中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八)云何名为别业妄见?阿难!如世间人,目有赤眚,夜见灯光,别有圆影,五色重叠
- 随喜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六)佛告大王:汝身现在,今复问汝: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?为复变坏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十七)阿难请定,列举三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五)佛告阿难:今汝所言,见在汝前,是义非实。若实汝前,汝实见者,则此见精既有方所,非无指示
- 微缕供佛,得成佛道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九)当知如是精觉妙明,非因非缘,亦非自然,非不自然,无非、不非,无是、非是;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五)阿难白佛言:“世尊,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,谈实相时,世尊亦言:‘心不在内,亦不在外。’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)【义贯】阿难,譬如有人取频伽瓶,塞其两孔,满中擎空,千里远行,用饷他国;识阴当知亦复如是
-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四)“我今示汝兜罗棉手,汝眼见时,心分别不?”阿难答言:“如是,世尊。”佛告阿难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)阿难言:“我尝闻佛开示四众:‘由心生故,种种法生;由法生故,种种心生’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九)【讲义】癸初发愿报恩二誓言度众生三求除细惑四速成正觉五申述不退今初
- 能够身心俱出家,才称为大丈夫之事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四)汝等声闻,狭劣无识,不能通达清净实相。吾今诲汝,当善思惟,无得疲怠妙菩提路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九)当知如是精觉妙明,非因非缘,亦非自然,非不自然,无非、不非,无是、非是;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九)如来知彼,淫术所加,斋毕旋归,王及大臣、长者、居士,俱来随佛,愿闻法要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