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「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」
问:如何理解《金刚经》中「若以色见我,何理以音声求我,音声是何理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」。音声 大安法师答:首先要理解《金刚经》的何理一个宗旨,「能断金刚」它展示般若的音声空性:诸法自性本空。我们众生有一种颠倒,何理就是音声不了解这个空性,把现象界的何理一切认为是真实的,所以《金刚经》就是音声破我们对这种现象界色相的一种执着。它是何理破有,但同时也破空,音声一定要做到空有不二的何理正见。所以它在破执着当中,音声有扫蕩的何理这一面——不立一法。 比如说佛,这个「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」,如来不是那个相。如果说你要见佛,以三十二相都来见,三十二相就是佛吗?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啊。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不能说就是佛。这个「我」,是假名指我,就是佛——佛的自称。如果你只是认为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就是佛,你没有见到。 这个佛离开言语相,离开文字相,你以一种音声来求「我」,这也不对。如果你在这个色相上,在音声上,在这些生灭法上去求不生不灭的佛性,这就搞错了。所以「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」。如来是不生不灭的,所以你契证到诸法的空性,你才能见到如来。 但是这空又不是断灭空,又不是豁达空,这个是真空。真空是什么?是包含着有的空。即有之空为真空,即空之有为妙有。你要了解这个真空、妙有,才把握了大乘的中道了义。真空就是无量寿,妙有就是无量光。所以全体的妙有——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妙有,它的妙有当体就是空性,从它建立来看,也是阿弥陀佛契证诸法的空性,住无相、无愿、无着这个三昧,再由他的愿力——四十八大愿为中介,生起了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的。 所以它的庄严是从实相里面生起来的,换句话来说,这个事相上的所有的庄严,当体也是实相。所以大家把握这个就可以,不要偏在这个色相、音声当中,因为色相、音声是生灭的、有为的东西,就像这个《楞严经》讲,你首先要悟证到不生不灭的心性。为什么开始就七处征心?你总认为有个心——阿难总认为有心,实际上心是没有的,你离开那个妄心,那么你就能了解不生不灭之性。 修以不生不灭之因心——因性,才能求证不生不灭之果位;如果你以生灭的心去求不生不灭的果位,是求不到的。这就比喻成以沙煮饭:你拿沙来煮饭,永远煮不成饭,你是米才能煮成饭。 所以这个般若经的宗旨你要把握,你就能了解「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」。但是你也不能离开这个色,也不能离开音声,要理解「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——就对了。所以蕅益大师又针对有些人太执着这个空,就做了一个《金刚经破空论》。你也不能堕在空里面,所以一定要把握中道。 《金刚经》不断地把这个(道理来论述),比如说「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」,你怎么把握这个?你庄严净土,如果你执着它的有为,它是非庄严;但是你把庄严的这个事相,当体把它观空——空有不二,你观空的当下还叫真的庄严。这就像须菩提在那晏坐,晏坐呢,就感得帝释天散花。这个须菩提就问:「你从天上来,为什么散花呀?」帝释天说:「是尊者善说般若。」——善说般若的经典。须菩提说:「我没有说呀。」这个帝释天说:「尊者无说,我也无闻。无说无闻就叫真般若。所以我来散花。」大家去体会一下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各宗要略——唯识宗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六)复次,阿难,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
- 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九)佛告阿难:“如汝所言:身在讲堂,户牖开豁,远瞩林园。亦有众生在此堂中,不见如来,见堂外者?”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四十二)【讲义】心、色诸法,不离因缘。先约心法释:夫真心绝待,寂湛常恒,不假因缘;而六种染心,虚妄生灭
-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
- 共读楞严开示(贰佰零一)复次,阿难!若此圆影,离灯别有,则合傍观,屏、帐、几、筵有圆影出?离见别有,应非眼瞩,云何眚人,目见圆影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)【讲义】是故当知:识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
- 共读楞严开示(六十五)属诸比丘,休夏自恣,属者附属:此二句陈述辟支来意,为值遇休夏之时,要附属诸比丘,作自恣法耳
-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,趣彼岸者为作船筏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二十三)【讲义】辰二万法现无(分三)已初举喻 二辨定 三法合 今初
- 随机阅读
-
-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六)【讲义】所之一字,上下连带二能;能之一字,上下连带二所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七)阿难自云:“顿悟禅那,修进圣位。”文只半卷,即题中诸菩萨万行是也。此是自他两利,上求下化之行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五)云何名为同分妄见?阿难!此阎浮提,除大海水,中间平陆有三千洲。正中大洲,东西括量,大国凡有二千三百
- 志公禅师:十四科颂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八)例汝今日:以目观见,山河国土,及诸众生,皆是无始,见病所成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四十二)【讲义】心、色诸法,不离因缘。先约心法释:夫真心绝待,寂湛常恒,不假因缘;而六种染心,虚妄生灭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一十一)【讲义】因空生摇,坚明立碍,彼金宝者,明觉立坚,故有金轮,保持国土。
-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、犯太岁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十九)世界相续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七)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
- 共读楞严开示(六十五)属诸比丘,休夏自恣,属者附属:此二句陈述辟支来意,为值遇休夏之时,要附属诸比丘,作自恣法耳
- 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三)【讲义】因于生灭,二种妄尘,集知居中;吸撮内尘,见、闻逆流,流不及地,名觉知性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一十三)【讲义】火腾水降。交发立坚,湿为巨海,干为洲潬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三十三)【讲义】非心、非空、非地、非水、非风、非火、非眼、非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非色、非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
-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,还能得定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七)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七)阿难!如彼众生,别业妄见,瞩灯光中,所现圆影,虽现似境,终彼见者,目眚所成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三十一)【讲义】我以妙明,不灭不生,合如来藏。而如来藏,惟妙觉明,圆照法界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