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烦恼写在日记里
1、把烦以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:某厂长因为管理不善,恼写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,日记被上级领导点名批评了一顿。把烦厂长认为效益不好,恼写是日记市场不景气所致,不能全怪自己,把烦上司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,恼写心里压了一股子火,日记越想气越大,把烦总想找个地方出这口气,恼写于是日记他便通知全厂职工集合开会。会上,把烦厂长拍桌子,恼写瞪眼睛,日记找着茬把几个职工点名批了一通。 2、厂长把怒气撒在了职工身上,他自己心里舒坦了,可挨批的职工又受不了了,他们想:“自己工作好好的,又没出啥差错,为何好好端端挨顿批评啊有个心窄点的职工,心里想不开,下班后把无名之火带回了家。到家后对妻子鼻子不是鼻子,脸不是脸,又找着茬把妻子数落了一通。 3、受了委屈的妻子最后又找茬让儿子当了回出气筒。故事的结尾是儿子又把自己平时坐的小板凳当了“替罪羊”,挨了妈妈的说后,一脚把板凳给踢飞了。凳子没有灵性,如果凳子也会动,或许这个故事还不会完。 4、这虽说只是一个笑话,但笑过之后不禁让人深思:生活中,碰到挫折,遇到烦心事在所难免,此时,内心的郁闷、愤怒总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,不然会感到心里憋得慌。找朋友诉说自然是个好方法,但有时有些话不能对朋友说,同时怒气也不能往朋友身上撒。那怎么办呢。 5、此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建一本烦恼日记,把不快融于笔端,在日记中倾诉,把怒火化为文字。心理学家建议病人坚持写“烦恼日记”,每天早起10分钟,把自己的感受写满三页纸,事后不要修改,也不再重读,过一段时间,当你把自己的烦恼表达出来后,发现脑子更清楚了,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。 1、这种自我交谈的方式能帮你解决许多问题。生活中当感到沮丧的时候,不妨把自己的低落情绪写入日记,把心中的不快向日记“诉说”,写完后你会感到精神振奋,自己又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。你可以在日记里把给你穿小鞋的领导骂个狗血喷头,可以把你的情敌在笔下贬得一无是处,也可以把让你心烦的事大书特书,反正别人也看不到,只要能让自己气顺舒坦就行。 2、对自己来说这种方式即可以让心灵得到净化和释压,也可以使情绪变得稳定和心胸开阔,进而使得心理重新回到良好状态。如此一举多得,又何乐而不为呢。把烦恼写在日记里
把烦恼写在日记里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)即时如来于大众中,屈五轮指,屈已复开,开已又屈,谓阿难言:汝今何见?阿难言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一)文殊,吾今问汝:如汝文殊;更有文殊是文殊者?为无文殊?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
-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一)佛言:汝今自伤发白面皱,其面必定皱于童年;则汝今时观此恒河,与昔童时,观河之见,有童耄不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七)佛言:汝言‘因缘’,吾复问汝:汝今因见,见性现前,此见为复因明有见?因暗有见?因空有见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三)阿难,此大讲堂洞开东方,日轮升天则有明曜;中夜黑月,云雾晦暝,则复昏暗;户牖之隙,则复见通
-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四)世尊亦曾于楞伽山,为大慧等敷演斯义:‘彼外道等常说自然,我说因缘,非彼境界。’我今观此觉性自然
- 随机阅读
-
-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八)又则汝今见物之时,汝既见物,物亦见汝;体性纷杂,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。阿难,若汝见时,是汝非我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八)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,欲令心入无生法忍。於师子座摩阿难顶,而告之言
- 能够念佛的人,是人中芬陀利华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五)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:我昔未承诸佛诲敕,见迦旃延、毘罗胝子,咸言:‘此身死后断灭,名为涅槃
- 佛说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。
- 四空定的过失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)汝之心灵一切明了,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,尔时先合了知内身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九)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,在大众中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
- 智者大师: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)汝之心灵一切明了,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,尔时先合了知内身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二)唯有阿难,先受别请,远游未还,不遑僧次;既无上座,及阿阇黎,途中独归
-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一)在学如何观真心本性以前,先要能观察及判别妄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七)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:“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,十方妙善戒法,由心业力,悉皆震动。”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