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一十二)【讲义】宝明生润,火光上蒸,故有水轮,含十方界。
1、共读光上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轮含四百一十二,开示【讲义】宝明生润,百讲火光上蒸。义宝有水楞严经讲义是明生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润火,这两部开示是蒸故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 2、共读光上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楞严轮含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开示有修之仁者,百讲各位高僧大德,义宝有水开悟见性的明生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润火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 3、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水大怎么产生的。 4、【宝明生润,火光上蒸】这个宝就是金宝,金宝之体是明净的,这明它就能够生润,譬如说五金碰到热的时候,我们炼金的时候,高温加下去,金块就变成液体的。现在也是一样啊,任何东西、有色法的东西,加热,统统变成熔化了。你像那个岩浆,岩浆碰到空气它就变成坚硬的,冷却就变成坚硬的。这个岩浆在高温之下,你看,地底的岩浆,火热的岩浆就变成液态,液态就是水大。 5、所以,这个金宝之体是明净的,明就能够生润,润就是水的开始。所以,五金一碰到热气。火光上蒸就是火大上蒸,往上蒸,就变成有水轮,含有十方界。【此水大,依前金、火之所转生。 1、文虽不带心相宝明生润者:金宝之体明净,明能生润,如五金之属,遇热气而出水也。火光上蒸者:即火大之光】升华、蒸发以后,叫做郁以成气,蒸发以后形成了一个气,气多了就变成水。【如南风之天,万物多蒸】这南风是指南方吹来的风,就是北半球的南风温暖和煦;又称为薰风,薰习的薰;或者是叫做凯风;薰风,或者是凯风,或者叫做南风,如南风之天,万物多蒸【而出水也。 2、以宝明映以火光。世间诸水,不离气积所感。 3、可见水大之种,乃是无明妄心中,金、火二妄,】金、火二妄就是世界初成。【蒸润所成耳。蒸润不息,积而成轮如《华严经》所明,诸世界刹种,】刹种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,诸世界无量三千大千世界。 4、【皆依香水海住是也【按本经,世界地大依水轮,水轮依金轮,金轮下有火轮,火轮下有风轮,风轮下有空轮。空轮依无明妄心,晦昧所成;无明依本觉,无明是不觉之相,】你回去以后,自己拿一支笔写一下:最上面,世界地大,最上面写:地大,画一个圆弧线,底下又写水大;再画一个圆弧线,是金大;再画一个圆弧线,火大;再画一个圆弧线,风大;再画一个圆弧线,底下:空大,火底下是风,再底下就是空;空,再画一个圆弧,就是无明的妄心,无明的妄心再画一个圆弧,最下面写个:本觉那么再看下来,你就知道什么轮什么轮,看得很清楚了。世界初成——地大,再来水,再来金,再来火,再来风,再来空,再来无明妄心——本觉,这个就是按照本经所成的,画一下,自己了解一下。 5、【究竟不离本觉之性。足见世界始于真妄和合之心,而识藏不离如来藏,若离如来藏,悉无自体故。】所以,【前会四科,融七大,一一无非如来藏性,此四大,即为能成世界,万法之本,无明又为能成四大之本也这里详细介绍了水大是如何产生的,并说明了四大和空大以及无明妄心之间的层次关系。共读楞严开示
四百一十二【讲义】宝明生润,火光上蒸,故有水轮,含十方界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七)【讲义】巳五 识阴 (分三)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九十)【讲义】伏请世尊为证明,五浊恶世誓先入,如一众生未成佛,终不于此取泥洹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九十)【讲义】伏请世尊为证明,五浊恶世誓先入,如一众生未成佛,终不于此取泥洹。
-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六)室罗筏城,即憍萨罗国都城,因有两国同名,故以帝都见称,乃波斯匿王所都也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一)【讲义】卯二会六入即藏性(分二)辰初总征 二别释今初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一)【讲义】卯二会六入即藏性(分二)辰初总征 二别释今初
-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九)本经三定别名,仍存梵语者,即尊重不翻之例。此三名最重要,又最难解
- 随机阅读
-
-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三)【讲义】觉非所明,因明立所;所既妄立,生汝妄能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二十四)【讲义】汝观是人,为愚为慧?富楼那言:空元无华,妄见生灭,见华灭空,已是颠倒,敕令更出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七)阿难,是诸近远诸有物性,虽复差殊,同汝见精清净所瞩,则诸物类自有差别,见性无殊,此精妙明诚汝见性
-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:修心如牧牛
- 共读楞严开示(六十三)戊二缘觉众復有无量,辟支无学,并其初心,同来佛所,屬诸比丘,休夏自恣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八)【讲义】三细六粗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四十九)【讲义】是故当知:色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,是华相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之故
- 圣贤处事,惟宽惟厚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六)室罗筏城,即憍萨罗国都城,因有两国同名,故以帝都见称,乃波斯匿王所都也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四)妙奢摩他、三(去声)摩、禅那者:阿难不知,十方如来,因地所修之定名,乃擧常途三种定之别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三十五)【义贯】阿难,又汝所明,舌味为缘,生于舌识。此识为复因舌所生,以舌为界
- 燃身燃指供佛,不一定非烧不可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四)【义贯】汝观地性:粗为大地,细为微尘。至邻虚尘,析彼极微色边际相,七分所成。更析邻虚,即实空性
- 共读楞严开示(五十一)若十比丘同住,皆可授具。若二十比丘同住,则一切羯磨可作,至此则擧类皆是大比丘众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五)【义贯】阿难,是诸狂华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。如是,阿难?若空来者,既从空来,还从空入
-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三)【讲义】觉非所明,因明立所;所既妄立,生汝妄能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五十一)若十比丘同住,皆可授具。若二十比丘同住,则一切羯磨可作,至此则擧类皆是大比丘众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三十四)【讲义】非明、无明、明无明尽;如是乃至,非老、非死,非老死尽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