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修无量福,今得礼尊足
【我闻遍知海。曾修尊足真实德无边。无量度脱诸有情。福今心欢喜敬礼。得礼曾修无量福。曾修尊足今得礼尊足。无量愿无量劫中。福今常修多供养。得礼】 拜忏的曾修尊足时候有这么几句话,以前我找不到出处,无量后来看《十轮经》才知道出自这里。福今这是得礼蕅益大师从这里摘去的,《地藏经》上没有,曾修尊足《占察经》也没有。无量 「遍知海」是福今指佛说的。我所了解的佛,知道佛的智慧、所说的法音能够解除一切众生的苦难。佛有真实的德——前面是「谛德」,就是称真而起的德,叫「真实德」——这个真实德,因为性体遍一切处故,那个德也遍一切处,是无边的。 乃至于「度脱诸有情」,「度」是佛的教化,「脱」是众生脱离苦难,可以度脱的。这些有情众生,他们脱离了苦难,得乐了,心里生起大欢喜了,能够礼佛。 能够见佛是不容易的,没有修无量的福德,想礼佛是礼不到的。「曾修无量福,今得礼尊足」,我们之所以能够拜忏,是多生累劫修来的。不用说天天拜忏,你若到庙里叩个头,都是不可思议的。 《法华经》:「若人于塔庙中,单合掌、小低头,皆已成佛道。」有的时候说「佛道皆已成」,《法华经》中是「皆已成佛道」。有些人只从文字上说,到这个塔庙里头单合掌、点点头,就已成佛道。 有一个厦门大学的老师,他就问过我这个问题,他问:「我天天来礼佛,不只单合掌,我是双合掌,也没有成佛!这句话有毛病。」我跟他解释说:「这句话一点儿毛病都没有。凡是到了塔庙中的人,能够单合掌、小低头,已经成了佛。由这个来证明,你现在来了,能够见到佛像、单合掌,将来一定能成。 可是并不是现在你已经成佛了,而是过去诸佛在因地当中种善根的时候,是这样种的,所以他已经成就佛道。证明现在不论哪一位能够见到佛像,能够单合掌、小低头,将来一定能成,是从过去的来证明现在的。」 所以若是过去没有修过无量福,你现在不能够礼佛。就是这么一句话。我们不但礼佛,而且拜佛,天天拜忏,那就说明了我们过去是修了无量福,所以要发愿:「愿无量劫中,常修多供养。」就是能供养世尊。 梦参老和尚《十轮经》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,父母由此深信佛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一十八)阿难!吾今复以前尘问汝:汝今犹以一切世间,妄想和合,诸因缘性而自疑惑,证菩提心和合起者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四)此亦如是,目眚所成,今欲名谁,是灯是见?何况分别,非灯非见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五)【讲义】阿难,又汝所明,意法为缘,生于意识。
- 能够念佛的人,是人中芬陀利华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三)儒云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今有此一恨,正可改偏闻之辙,而趣正修之路矣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四十三)【讲义】汝虽多闻,如说药人,真药现前,不能分别,如来说为,真可怜愍
- 共读楞严开示(五十三)欲漏 有漏 无明漏
- 将冤亲作父母孝,作诸佛敬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四)【义贯】汝观地性:粗为大地,细为微尘。至邻虚尘,析彼极微色边际相,七分所成。更析邻虚,即实空性
- 随机阅读
-
- 「穷子喻」对我们的启发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一)【讲义】壬二正为宣说(分二)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三)【义贯】阿难,譬如有人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唯一晴虚,回无所有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一)如是我闻有四义
- 儿孙之爱难捨,如何防治爱慾
- 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)初悔闻请定竟 戊二 会众愿闻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十七)修楞严要旨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四)如是,阿难!当知如是,觉知之根,非寤寐来;非生灭有;不于根出;亦非空生
-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三十五)【义贯】阿难,汝虽先悟本觉妙明,性非因缘、非自然性,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、及不和合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五)【义贯】阿难,是诸狂华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。如是,阿难?若空来者,既从空来,还从空入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三十二)【讲义】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(分三) 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
-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「佛中之王」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十三)约理即以无我之真我,起不闻之真闻,闻如是之法,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,唯一如来藏性,为此经之理体,是为闻成就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二)【讲义】辰二别释(分六) 巳初眼入乃至六意入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一)经云:“淫怒痴性,即戒定慧性,”以登伽之事证之,即可断疑
- 「鬼子母」的由来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六)一病目人,同彼一国,彼见圆影,眚妄所生。此众同分,所见不祥,同见业中,瘴恶所起。俱是无始,见妄所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一)【义贯】若此虚空性圆周遍,本不动摇,当知现前地、水、火、风均名五大。性真圆融,皆如来藏,本无生灭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三)【义贯】阿难,譬如有人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唯一晴虚,回无所有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