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
又见龙神,梦境阿修罗等,断修数如恆沙,功力恭敬合掌,梦境自见其身,断修而为说法。功力 接着你又梦到,梦境有这个天龙八部,断修就是功力护法尊神,数量很多,梦境像恆河沙这么多,断修他对你恭敬合掌,功力然后你为他们说法。梦境 就梦到这两件事情。断修这两件事,功力蕅益大师解释,你梦到见佛闻法,是上求佛道;你梦到你自己为众说法,是下化众生。这个就是菩提愿,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这个菩提愿已经成就了。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,其实观照力跟誓愿力是相互地辅助的。 这一段,蕅益大师解释,为什么要在梦境里面去判断你的修行的功力呢?它是这样子,我们内心的活动,梦心,就是做梦那一念心,是很特别的。 第一个,它是独头意识。它不跟前五识互动,它是单独活动的。就是说,你睡觉的时候如果还听得到声音,那表示你没有睡着,那你这个不是梦心,还是觉醒的心。梦心的定义就是,你前五识要停下来,你耳朵听不到声音,眼睛也看不到东西了,叫独头意识。独头意识就是说,它不受外境的干扰,外境好坏不会去干扰你的内心的活动。这第一个,它不受外境干扰。 第二个,梦心是昏昧暗钝的,所以你很难掌控。你清醒的时候起了一个恶念,你可以透过念佛、持咒、观想去把它改变。做梦的时候它出现什么念头,你改变不了的,你没办法在梦心里面去改变你自己,不可能,所以它是不能掌控。 它又是不受外境影响,又不能掌控,所以说你的梦心是最能表示你内心的真实状态,就是你没办法欺骗自己的,梦心出现什么境界,就表示你就是这种境界。因为第一个,它是不受外境干扰,第二个,你也没办法掌控它,所以它是最真实地能够去表现你的相貌出来。 所以在《摄大乘论》上说:「处梦谓经年,寤乃须臾顷。故时虽无量,摄在一剎那。」它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,我们觉得这个梦从小时候做到大,我这一觉睡的啊,我梦了三十年的事情。但醒过来的时候,可能我只睡了十五分钟,醒来的时候,时间很短。 所以,整个无量的因缘就在一念的梦心当中变现出来,而这个梦心恰好就是你的生命的缩影。因为怎么样?你不能对它动手脚,你不能改变它,而且它不受外境的干扰,它是最踏实地去显现你内心的状态。而你这种内心状态一出现的时候,表示你即将证入十信位。它是在十信位证入之前,它是一种前兆。所以梦是走在前面的,你即将证入六根清净位。是这么一个情况,从梦境判断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四)妄想、因缘灭尽,离妄想说所说,观所观,受用、建立身之藏识,于识境界、摄受、及摄受者不相应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五)兔毫窗尘虮,羊毛麥廣麦尘,钵他几麥廣麦?阿罗麥廣麦几?独笼那佉棃,勒叉及举利,乃至频婆罗,是各有几数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一)大慧,是百八句,先佛所说,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
- 不能起颠倒,这是净土宗的底限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三)弓句非弓句。实句非实句。数句非数句。数句非数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四)【注释】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,决断句义;最胜无边善根成熟,离自心现妄想虚伪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七)【注释】大慧,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,大悲巧方便,无开发方便。
-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四)妄想、因缘灭尽,离妄想说所说,观所观,受用、建立身之藏识,于识境界、摄受、及摄受者不相应
- 随机阅读
-
- 牛年说牛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五)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,俱游一切诸佛刹土,承佛神力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二)佛复有几种?复有几种生? 魔及诸异学,彼各有几种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)譬如工画师,及与画弟子,布彩图众形,我说亦如是:彩色本无文,非笔亦非素,为悦众生故,绮错绘众像。
-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)【诠论】大慧,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)所有句非所有句。愿句非愿句。三轮句非三轮句。相句非相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六)为有几阿 ,名舍梨沙婆?几舍梨沙婆,名为一赖提?几赖提摩沙?几摩沙陀那?复几陀那罗,为迦梨沙那?
- 上则尽形寿念佛,下则临终十念,都能往生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)何因男女林?诃梨阿摩勒?鸡罗及铁围,金刚等诸山,无量宝庄严,仙闼婆充满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)彼身转,彼不作是念:‘我展转相因,自心现妄想计著转。’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九)护财自在王,转轮圣帝王,云何王守护?云何为解脱?广说及句说?如汝之所问
-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——菩萨一生补处愿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五)地句非地句。心句非心句。施设句非施设句。自性句非自性句。阴句非阴句。众生句非众生句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)譬如工画师,及与画弟子,布彩图众形,我说亦如是:彩色本无文,非笔亦非素,为悦众生故,绮错绘众像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四)佛告大慧:“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,谓流注住及相住
-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)云何树葛藤?最胜子所问。云何种种刹,仙人长苦行?云何为族性?从何师受学?云何为丑陋?云何人修行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六)佛有四不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)大慧,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,所作方便因果自相,过去未来现在、有种无种相,从本已来成事相承,觉想地转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