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2>
1、楞严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,经第前二十四圣,套说通前讲题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摩中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,圣圆圣>前二十四圣主讲:慧律法师主讲。楞严 2、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套说通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摩中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圣圆圣> 3、楞严二十五圣列最初第一个,经第佛的套说通前含义是什么。含义就是摩中听经闻法,用音声作佛事的圣圆圣>重要,尤其在这个娑婆世界,是最对机的、对味的。那么底下不是说其他法门不好。 4、底下是[卯二优波色尘]771页,中间经文:【“优波尼沙陀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亦观佛,最初成道,观不净相,生大厌离,悟诸色性,以从不净,白骨微尘,归于虚空,空、色二无。”】这个文字都很简单。解释一下:优波尼沙陀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也是观佛,最初成道,观不净相,就是从上到下不净、从里到外不净、从出生到死亡不净哇。这个生大厌离的人,这个人有两种好处:一、往生极乐世界,这个心,出离心没有还想留在娑婆世界,贪染财色名食睡,那往生极乐世界就免谈。 5、所以,生大厌离,不想留在娑婆世界,这个动力要很重要的,要很强,叫做出离心既然这个色身不净,死了以后长虫,放一把火烧了,剩下骨灰,这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执着了第二、生大厌离,容易开悟,因为他不会再执着,内心没有贪,生大厌离的人,修行容易开悟,他不再贪着无欲六尘悟诸色性,以从不净,从头到尾,都是不净,尤其我们这个色身,佛讲的,用四大海水来洗净,我们这个四大缘起的色身,怎么洗都不干净。这个白骨微尘,白骨放火一烧,尤其现在在火葬场。以前佛在世的时候都是烧木柴,烧木柴,还没有现在那个,温度一下去都是二三千度那个才几分钟。 1、像师妈往生,我去捡她的骨灰那个拖出来的时候:这个是我母亲吗“是啊,这个就是您母亲。”人生真的,早日看开,早日看活;看活就是快活。要不然常常会怨恨,命运来“创治”,“创治”就是作弄。 2、这都是命运来作弄,所以,要早日看开一点:唉。这个世间原来。你勇敢的面对真相,就不会死在假相。这个就是师父的铭言。 3、所以,这一句是不是佛讲的这一句是慧律法师讲的。你勇敢的面对真相,真相就是空相,就不会死在假相。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执着。 4、没有了,你就归零了,请归零,什么都不执着,就是这样子看不开,有一个来问说:师父。我看不开那就慢慢痛苦啊。那我要什么时候才会解决这个痛苦。 5、等到你有一天彻底看开的时候,苦就没有了。你会晓得缘起法空无自性,这个苦也是妄想,乐是妄想、苦也是妄想,放下苦跟乐,就内心的绝对:喔。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
前二十四圣?2>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儿孙之爱难捨,如何防治爱慾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0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18>五十种阴魔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4>
-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25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7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三)色之于性不能分开,一切不二
- 《百喻经》癡人赞父
- 《楞严经》第三套:经前十门?1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>
- 《心经》到底在说些什么
-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2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0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八十四)法身无相无不相
- 忽然看见异相,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
- 《心经》到底在说些什么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2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三套:?15>道场加行(四种清净明诲)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