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二)【义贯】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来常说和合因缘:一切世间种种变化,皆因四大和合发明。云何如来因缘、自然
1、共读贯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三百七十二,开示【义贯】阿难白佛言:世尊,百义如来常说和合因缘:一切世间种种变化,难白皆因四大和合发明。佛言发明云何如来因缘、世尊自然。常说楞严经讲义是和合化皆和合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因缘因大云何因缘,这两部开示是切世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间种 2、种变自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共读贯有修之仁者,楞严各位高僧大德,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 3、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 4、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第五节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。经文:【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来常说和合因缘:一切世间种种变化,皆因四大和合发明。云何如来因缘、自然、二俱排摈。 5、我今不知斯义所属;惟垂哀愍,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注释:【如来常说】:指如来往昔在开示权教之法时常说。权教就是善巧方便、不究竟义,借重一时的时间、空间,给他一种安慰、给他一种依靠,这个叫做权教。【和合因缘】:即因缘和合。这是权教所认定、认同的。 1、【一切世间种种变化】:[一切世间],即一切世间之法,包括蕴、界、处及七大,他这里称,合称四科,这跟《讲义》判的不一样,讲义是五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这才是四科;这个不影响每个大德的著作,完全不影响。此一切法之种种变化。 2、【云何如来因缘、自然、二俱排摈】:为什么如来现在却把因缘性与自然性,两种能生的法则,都排斥掉了。如果排斥自然性那没有话讲,为什么连平常所修的因缘法都要排斥、排摈。【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】:中道了义为第一义究竟之法,超越远离凡、外、权、小一切戏论名言之不究竟法。究竟就是一佛乘,只要不能成佛的统统称为戏论,十方一切法其实就是为一佛乘而准备的。 3、义贯:[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来]往昔于开示中[常说和合因缘]生法的道理,而言[一切世间]蕴处界等[种种变化,皆因四大]之[和合]而显[发明]了其性相。[云何]现今[如来]却把[因缘]性与[自然]性[二]种能生法之法则[俱排]除[摈]斥了。 4、[我今]实[不知,斯义]理[所属],所在,[惟]愿如来[垂]示[哀愍,开示]我及[众生中道]第一义究竟[了义]之教,令得超越远离一切凡外权小之言说而入于[无戏论]之[法]。诠论:阿难在前面七处破妄之中,已知妙觉明性非因缘和合,但对于世间法则,还是计着它们是因缘和合之法。计着因缘和合之法,它的基本盘是什么。要承认微尘有其实性,就是构成缘起最小颗粒微尘的色法,他是承认是有实体性、是存在的,这个才能构成因缘和合;如果说连这个最微小的临虚尘也不存在、也是性空,那么,众缘就没有东西可以合,因为合空不能成色。 5、换句话说,体空本来就没有能所、本来就没有色法,而色法只是缘起暂时显现的,体性本空,本空就没有能所。所以,要承认缘起法,六根对六尘引发的六识心,一十八界,必须先承认微尘有其实性。共读楞严开示
三百七十二【义贯】阿难白佛言:世尊,如来常说和合因缘:一切世间种种变化,皆因四大和合发明。云何如来因缘、自然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,是诵还是不诵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三)如是我闻,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,种种宝华以为庄严,与大比丘僧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)大慧,若覆彼真识,种种不实诸虚妄灭,则一切根识灭,是名相灭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二)大慧,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,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,诸声闻、缘觉、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
-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八)大慧,是名圣智三相,若成就此圣智三相者,能到自觉圣智究竟境界。是故大慧,圣智三相当勤修学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九)【诠论】大慧,藏识灭者,不异外道断见论议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七)声闻辟支佛,佛及最胜子,身各有几数,何故不问此?
-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)【诠论】大慧,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
- 随机阅读
-
- 往生极乐世界,有五因缘不退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二)如修行者入禅三昧,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,而作是念:“识灭然后入禅正受。”实不识灭而入正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)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八)【注释】大慧,藏识灭者,不异外道断见论议
-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三)【注释】彼彼诸病人,良医随处方;如来为众生,随心应量说;妄想非境界,声闻亦非分;哀愍者所说,自觉之境界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八)众生有无有,象马诸禽兽,云何而捕取? 譬因成悉檀,及与作所作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九)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,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,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
- 三辈九品得往生,四土径登不退转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)诸地不相至,百变百无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七)觉自心现量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八)圣慧眼,入自共相建立,如所建立,不与外道论恶见共。
-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)【诠论】大慧,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六)大慧,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,大悲巧方便,无开发方便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五)【诠论】大慧,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
-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,就是疑情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八)大慧,云何外道论恶见共?所谓自境界妄想见,不觉识自心所现,分齐不通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八)譬如海水变,种种波浪转,七识亦如是,心俱和合生。谓彼藏识处,种种诸识转,谓以彼意识,思惟诸相义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七)【注释】青赤种种色,珂、乳及石蜜,淡味、众华果。日月与光明,非异非不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