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
我等现今幸得人身,念佛幸闻佛法,大事大事复幸得闻如是念佛微妙净土念佛法门,圆顿直捷,大事大事简便易修,念佛不假多劫,大事大事即生可到。念佛应当生大惭愧,大事大事悲泣雨泪,念佛渴仰慈尊,大事大事发菩提心,念佛如子忆母,大事大事念念求生,念佛心心不忘。大事大事见佛了生死,念佛证得无生法忍,再来娑婆,普度一切众生。 从今以后,常当忆念阿弥陀佛,作无上慈父想。 观音、势至、清净海众,作无上良朋想。 复当忆念极乐国土,作究竟安乐家乡想。 真信切愿,持佛名号及修诸功德,作预备资粮想。 临命终时,作到家日期想。 苟能如是忆想之极。自然渐渐生处转热,熟处转生,念佛必须至诚恳切,句句佛号,从正念心中流出。 心能专注,妄念自息。妄念若起,能觉便无。古德云∶「不怕念起,唯恐觉迟。」纵使我等不是正念佛时,亦应时时忆及一句佛号,莫令忘记。设或忘记,想起复念,若能二六时中,常把阿弥陀佛四字洪名记在心头,久念必熟,念念不忘。如我等常有许多要事未了,牢记在心。 甚至晚上做梦,亦忘不了。我等对于念佛,亦应如是。何况念佛是专为了生脱死之第一大事。人生大事,莫若生死,今以念佛了生脱死,实为出苦慈航,何敢失却,失却必复沈沦,终难出离苦海。 观此,可知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,我等欲了生死,应当努力完成此件独一大事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「善念」和「善根」的差别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七)声闻辟支佛,佛及最胜子,身各有几数,何故不问此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二)一切佛语心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七)声闻辟支佛,佛及最胜子,身各有几数,何故不问此?
-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二)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、及梦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一)如来特于此无上顿教,说出自证境界,令诸大菩萨亦能体会如来自觉圣趣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九)【注释】大慧,若复说无种、有种、识三缘合生者,龟应生毛,沙应出油;汝宗则坏,违决定义
-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,何唯供养此十二天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三)如是我闻,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,种种宝华以为庄严,与大比丘僧
- 随机阅读
-
- 菩萨的两大根本——誓愿力跟观照力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三)如是我闻,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,种种宝华以为庄严,与大比丘僧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二)【注释】大慧,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,所以者何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一)大慧,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。何等为三?谓真识、现识,及分别事识
-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四)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,神通游戏,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)大慧,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,所作方便因果自相,过去未来现在、有种无种相,从本已来成事相承,觉想地转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一)大慧,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。何等为三?谓真识、现识,及分别事识
- 弘一大师: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五)地句非地句。心句非心句。施设句非施设句。自性句非自性句。阴句非阴句。众生句非众生句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)譬如工画师,及与画弟子,布彩图众形,我说亦如是:彩色本无文,非笔亦非素,为悦众生故,绮错绘众像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一)无上世间解,闻彼所说偈,大乘诸度门,诸佛心第一:善哉善哉问,大慧善谛听,我今当次第,如汝所问说
- 居士对待僧人的「十六字诀」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)远离一切虚妄故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八)众生有无有,象马诸禽兽,云何而捕取? 譬因成悉檀,及与作所作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八)大慧,云何外道论恶见共?所谓自境界妄想见,不觉识自心所现,分齐不通。
- 无量佛国净土,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六)世间离生灭,犹如虚空华,智不得有无,而兴大悲心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三)【诠论】大慧,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,所以者何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五)地句非地句。心句非心句。施设句非施设句。自性句非自性句。阴句非阴句。众生句非众生句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