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识中的「异熟能变」
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唯识左边,有一个【一变、异熟二变、唯识三变】。异熟一变的唯识旁边写四个字叫做「异熟能变」,一个田再一个共,异熟熟是唯识成熟的熟,异熟能变,异熟什么叫做异熟能变呢?就是唯识经过一段时间它会成熟,你要受苦,异熟要不然就是唯识受乐。 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讲,异熟你现在骂人,唯识你骂得很高兴,异熟你现在害人,唯识害得很快乐,唉!你的八识田中,就存在着无量的这个恶业,这个就是一股破坏性的力量,破坏性的力量。这股力量存在了,假使百千劫,因缘会遇时。因缘具足了,这个八识田中的种子再起来了,你再碰到那个仇人,这麻烦了。你现在杀人家,将来就必须被杀,你逃不掉这个因果的。 所以异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,你种乐因就得乐果,你种苦因,你就必须收成,变成苦果。你造无记因,你就变成无记果,比如说,我看这个山河大地,哎,这个就是山河大地,没有所谓的好,也没有所谓的坏,我现在发一念的帮助人家的心,这个当然是善的,这一想要完成人家的道业,一切都站在布施的角度上,内无所执着,那这个将来一定感得快乐的果报。一心一意想要帮助别人的,自自然然的人家就会帮助他,因为他的八识田中里面完全就是清净的。 所以我曾经告诉别人说,告诉同学说:别人可以违背因果,别人可以害我们,别人可以骂我们、打我们,可是我们不能够诽谤,我们不能够伤害众生,为什么?我们一定要保有一个完事的本性,当你破坏内存那种统一的时候,你就是离开了本性很远。 两种事情会让我们离开本性很远,第一个就是感情,第二个就是慾望。感情使我们没有办法正知正见的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、善恶、对错,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,内在里面充满着矛盾,他到底这样做还是对?到底这样做还是错?他又讲了一大堆理由,让你不得不相信他的正确,你有没有办法、能力判断他这样对还是错,所以感情会蒙蔽理性,自尊会破坏理性,自尊会破坏自性,自尊。 所以这个异熟能变,就是你只要有落入任何的种子,这个总是一种能量,这个energy,能力存在,那么有一天你就会爆发出来,你看到人家吃、喝、玩、乐、住,食衣住行没有问题,人家有修多少的福报,人家布施了多少金钱,人家在三宝门中恭敬了多少法师。 你今天,你长相长得不好,福报也不够,弄得自己烦烦恼恼的,你又抱怨,其实这个并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,有的人一出生就很会读书,为什么? 因为八识田中就读了多少书,他前世这个种子,这个读了多少书了,有的人怎么样子教他,他怎么样就是读不起来,没有办法。有的人你再怎么样叫他来信佛,你打死他,他也不要。到了某一个时机,他家里碰到了变挂,自己又跑来信佛,我没有叫他来,他自己跑来。为什么?那个种子没有碰到这个因缘你是没有办法的。所以不信佛也勉强不得,他要来信佛,你挡也不挡不住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口里念着糊涂咒,心里想的贪瞋癡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二)大慧,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,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,诸声闻、缘觉、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一)言说别施行,真实离名字,分别应初业,修行示真实;真实自悟处,觉想所觉离,此为佛子说,愚者广分别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三)佛诸波罗蜜,佛子与声闻,缘觉诸外道,及与无色行,如是种种事?
-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三)弓句非弓句。实句非实句。数句非数句。数句非数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)大慧,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,所作方便因果自相,过去未来现在、有种无种相,从本已来成事相承,觉想地转
- 共读楞伽开示(三十)楞伽经的由来
- 佛法四种层次的「信」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三)弓句非弓句。实句非实句。数句非数句。数句非数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四)须弥巨海山,洲渚刹土地,星宿及日月,外道天修罗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八)禅师以何法,建立何等人?
- 三界导师,四生慈父,人天教主,三类化身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)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)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四)佛告大慧:“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,谓流注住及相住
-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,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)诸地不相至,百变百无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九)众生生诸趣,何相何像类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七)大慧,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,是现识因。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