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伽开示1
1、共读楞伽经义贯是楞伽由成观法师编纂的,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开示从今天起芯记禅院与大家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楞伽有修之仁,开示各位高僧大德,共读开悟见性的楞伽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共读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楞伽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开示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共读“楞伽”是楞伽山名,也是开示城名,城墙的城,这个“楞伽”是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山,叫做:楞伽山。 2、楞伽山叫做极难至,很难到达的一座山,除非你有神通。佛跟大菩萨当然都有大神通,以前叫做锡这个就毋庸置疑,没证阿罗汉果的,那你也没办法上去。那么大慧菩萨是他方菩萨,十地菩萨得意生身,能够畅游十方,无阻的意生身,畅通无阻,所以,“楞伽山”讲这本《楞伽经》,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共有的模式,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,要讲“楞伽”的思想,都在楞伽山。而且对圆顿大教所说的法,至圆的根器讲的、至顿的根器讲的、为上上根器讲的,上上根器讲的。 3、“阿跋多罗”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“宝”就是法宝。“阿跋多罗宝”,叫做无上宝的一本经典。 4、整句贯穿起来,就是说:佛在今日的斯里兰卡的楞伽——极难至的楞伽山上,对于至圆、至顿、最上、上上根器的圆顿大教的菩萨所说的一本无上的宝,无上宝的一本经典,叫做: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,简称《楞伽经》。“义贯”就是义理的贯通、贯串。通过学习我感觉楞伽山更像一座无形之山,代表着某种心境,之所以它极难至,是因为一般人无法轻易达到那种心境。欢迎留言讨论。共读楞伽开示1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养猫捕鼠,能滋生无量恶业
- 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住忍苦分第十
- 《金刚经》分段贯释——入证道分第十四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55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10>五十种阴魔
- 《睡前原谅一切,醒来便是重生》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二套:?7>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
- 龙树菩萨:十二礼偈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7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五)10---12慧律法师主讲
-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?红尘是什么
-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
- 一切学习和改变,最终都要落脚于行动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2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万如通微禅师悟道因缘
-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
- 《楞严经》第四套:破妄识无处(七处征心)?15>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4>
- 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(二)10---12慧律法师主讲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