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学问答

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

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

1、金刚经白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。话述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总共六次翻译,金刚经白而世间读诵者,话述每每喜奉秦译本,金刚经白主要是话述因为秦译本文之简洁利落过去古今文人注释,多至数十家,金刚经白大多重视消文释义而疏于述义,话述于般若宗旨渐行渐远。金刚经白

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

2、话述般若者,金刚经白心华妙谛,话述无实无虚,金刚经白密密深深,话述千圣不识,金刚经白哪里是一家之私言可穷尽其奥妙。芯记禅院公众号发愿方便读诵受持者,择其现前资料方便,刊发王骧陆上师的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六门以及《金刚经白话述义》,《金刚经受持法略说》共八部分,另外收录刊发六祖大师等的注解,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讲义,做出一个有关《金刚经》的合集,以飨读者,方便受持读诵者。

3、鉴于水平有限,难免有疏漏错误。希望读者海涵。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。

4、修行人到了亲见实相之后,自然明白,了知一切一切,都从实相里幻出,一切处一切处,都不离我的实相,尽虚空,遍法界,无非是我的实相,我的佛性更知道人人如是,佛亦如是,尽虚空,遍法界,无非是人人的实相,人人的佛性,人人的妙用,人人的大身,不分胎卵湿化,有色无色,有想无想此心廓然,无圣无凡,无人无我,我与众生,众生与我,一体性空何以故,一切同体,无生无灭,所以叫做大身。这是真见实相的人。

5、此便是佛的意境,从般若中慧见的,不是世人情见分别所得的。金刚经破四相是初步的入手方法,再深入去,不取法相,不离法相,就是不住于法,是破四见的功行。

金刚经白话述义【二】

1、此心不被境转,不被法缚,微细微细处,并不受佛缚,不受经缚,不受功德心所缚,只一无住,便缚不住了。因为晓得一切法,一切见,总是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但不取有为,也不离有为。

2、譬如走路,步步踏着砖走过去,步步不离砖,但总不曾带走一块砖去。如是行云流水,应付世上的事,只如是知,如是见,如是信解,不要再添什么道理。所以说不生法相,这才是如如不动。

3、如如是活泼泼的妙用,不动是未尝离了金刚性体,这是深的般若波罗蜜多。所以须菩提说,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,佛所以许了他,说如是如是。般若妙用,只是在一切,著不得一点,一著就落住了。

4、如上面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”两句,细细研究,说“离一切相即佛”,有六个字,就够了,但何以上句要加个诸字呢。是言连离的相也要离去,不许著一点。诸字,连离相也在内的。下一句又加上名诸两个字,恐人又执取了佛,又受了佛缚,要使你知道佛亦性空,不过是个假名,没有实体,切莫上当,自生法相,全经中往往有三句,如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名般若波罗蜜。

5、佛说,是不得已而说,不是佛的执有;即非,是言本来性空,不是要你取著;是名,是因为不可断灭了去,一切原不过是个名而已。你想世界上一切一切,哪一处哪一点,能离了名字。总是个名在那里布弄,世上千千万万的我见我执,人事纷纭,都是自己上名的当。明明说是名,明明虚幻不实,但愚人总跳不出这圈子去,因此苦无尽期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