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掉现在才能得到未来
一个菩萨的捨掉转变,他的捨掉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,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捨掉转变。这个转变的捨掉过程,有一个很重要的捨掉道理我们必须要知道,就是捨掉所有生命的转变,从大乘的捨掉角度要二个条件:第一个是空观的智慧,第二个是捨掉要发起清净的愿力。观一切法空,捨掉这个时候在空当中,捨掉发起上求下化的捨掉愿力,这样生命才能转变。捨掉 这个意思就是捨掉说,我们讲生命有得有失,捨掉你一定要在生命当中安住在这个失,捨掉失捨,你的生命才能转变。你看佛陀因地的时候,在《金光明经》讲到一个公案说: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,他曾经做一个萨埵王子。 在这个经典上说:佛陀做萨埵王子的时候,那是种种的善业之所成就,身体健康、色身庄严,而且拥有很大的权势;但是有一天他到森林的时候,看到一只母老虎带着一群小老虎,饥饿,没有东西吃,这一群老虎即将死亡。这个时候,萨埵王子思惟:如果我今天不能捨身餵这只母老虎,这一群小老虎全部死掉。这个时候,佛陀内心安住在失而不是安住在得,这时候应该要捨,用这个色身来餵这只老虎,然后发愿:我今生用色身来供养你们,我来生用佛法来教导你们。结果他放弃了今生的色身,他生到忉利天得到更尊贵、更庄严的色身。 这个地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:就是说我们喜欢拥有,不喜欢失捨,其实这个观念是错的。一个人你经常安住在得,你的生命体就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,你要突破是不可能。你一定要捨掉眼前的因缘,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东西,你要捨掉现在,你才能够得到未来,你老是停留在现在,你就失掉了未来,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观念。 我们讲转依,转依就是一个生命的转变、或者说是生命的增上。菩萨道的生命增上只有一个情况,就是失捨,捨掉你现在的色身,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色身。比如说你现在身体的色身,诶,你不是很满意,很多病痛;但是要提醒你:你一天到晚执着你的色身,你色身要改变很困难。那不完全只是业力,那个业力再加上我爱执的执着,那这个色身的相续力量就不得了了。 如果你希望你的色身早点改变,告诉你二个方法:第一个放下你的色身,第二个重新发愿,你的色身马上改变,很快很快改变;然后积集资粮,用这个资粮力,还有空正见、清净愿力的摄受,你的色身很快改变。我们的生命体是因缘所生法,你掌握了转变的因缘,这个生命的转变就会出现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龙树菩萨的故事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)【讲义】阿难!譬如有人;手足宴安,百骸调适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,于空相摩,妄生涩滑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)汝今云何于中措心,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?如以手掌撮摩虚空,只益自劳,虚空云何随汝执捉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)佛告阿难:一切世间,大小内外诸所事业,各属前尘,不应说言见有舒缩
-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七)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佛宠弟,心爱佛故,令我出家;我心何独供养如来,乃至遍历恒沙国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五十)【讲义】汝犹不知:如来藏中,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五十)【讲义】汝犹不知:如来藏中,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
- 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九十九)【讲义】壬二正为宣说(分二)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
- 随机阅读
-
-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,还能得定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零六)佛告阿难:“如汝所言,潜根内者,犹如瑠璃。彼人当以瑠璃笼眼,当见山河,见瑠璃否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九)【义贯】阿难,风性无体,动静不常:汝常整衣,入于大众,僧伽梨角动及傍人,则有微风拂彼人面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念佛经常头疼,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五十九)阿难承佛悲救深诲,垂泣叉手而白佛言:我虽承佛如是妙音,悟妙明心、元所圆满、常住心地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四十九)【讲义】阿难,火性无我,寄于诸缘。汝观:城中未食之家,欲炊爨时,手执阳燧,日前求火
- 共读楞严开示1——科判与序文
- 出家人转世后能否记得前世的事情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九十一)阿难白佛言:世尊,必妙觉性非因非缘,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:见性具四种缘,所谓因空、因明、因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八)于是大众非无学者,闻佛此言,茫然不知是义终始;一时惶悚,失其所守,如来知其魂虑变慴,心生怜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一十五)阿难白佛言:“世尊,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,谈实相时,世尊亦言:‘心不在内,亦不在外。’
- 佛法四种层次的「信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六)汝应于此分别自他,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?谁为物象?阿难,极汝见源,从日月宫,是物非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九)【讲义】癸初发愿报恩二誓言度众生三求除细惑四速成正觉五申述不退今初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七)阿难白佛言:世尊,我佛宠弟,心爱佛故,令我出家;我心何独供养如来,乃至遍历恒沙国土
- 照看你自己的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七十九)【义贯】阿难,风性无体,动静不常:汝常整衣,入于大众,僧伽梨角动及傍人,则有微风拂彼人面
- 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八)佛告阿难:[汝今现坐如来讲堂,观祇陀林今何所在?]
- 共读楞严开示2——要敬佛、敬法、净僧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