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派传承

憨山大师:《观心铭》

憨山大师:《观心铭》

1、憨山憨山大师:《观心铭》。大师憨山德清禅师,观心1546—1623,憨山与云栖袾宏、大师紫柏真可、观心蕅益智旭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。憨山

憨山大师:《观心铭》

2、大师憨山大师参学南北,观心开悟五台,憨山中兴曹溪,大师示寂南华,观心留下不坏金身。憨山大师虽是大师禅门宗匠,但修行上不拘一宗一派,观心在佛教内主张禅净双修,对外又宣传儒、道、释三教调和,其思想对当时佛教的振衰起敝居功至伟,对后世的佛弟子们的修行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通过阅读《憨山老人梦游集》中大师的开示,我们可以看到,在具体的修行方法上,憨山大师往往根据弟子的疑难,应病与药,随机设教,予以极富针对性的教导,而“观心”则始终是贯穿于大师教法的一条主线,《观心铭》就是大师对观心方法的具体阐释:。观身非身。

3、观心无相。一念不生。

4、圆同太虚。不出不入。百千方便。不依形气。

5、莫认妄想。谛观此心。瞥尔情生。

憨山大师:《观心铭》

1、急处回光。云散晴空。

2、内心不起。但凡有相。

3、念起即觉。境来便扫。善恶之境。

4、凡圣之形。持咒观心。尘垢若除。广大神通。

5、净土天宫。不用求真。熟处若生。二六时中。

分享到:

京ICP备2024096807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