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「头陀」
南京作为「十三朝古都」享誉四海,何谓头陀玄武湖、何谓头陀夫子庙、何谓头陀紫金山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。何谓头陀去过紫金山的何谓头陀人,都听过一个地名「头陀岭」,何谓头陀这是何谓头陀紫金山的第二高峰,鸟瞰金陵湖光山色的何谓头陀绝佳之处。为什么叫「头陀岭」呢?据传,何谓头陀古时这里有个寺院,何谓头陀叫头陀寺,何谓头陀现仍有遗址可见,何谓头陀故而命名。何谓头陀 那么,何谓头陀什么是何谓头陀头陀呢?它与佛教有何关系? 何谓头陀 头陀,梵文Dhūta,意为「抖擞浣洗烦恼」,是一种修行人秉持的苦行方式,意指通过勤奋精进的方式去除烦恼污垢,弃除对衣、食、住等的贪恋,以修炼身心。 修「头陀行」的人,都可被称为「头陀」。最早的古印度头陀行规定,修行人必须乞食为生,不能积蓄钱财,过了中午不能再吃食物,以此减少物质的依赖和贪慾,达到清净和超脱的境界。后来「头陀」用以指行脚乞食的修行人,不仅包括出家修行人,也包括在家修行人。 十二头陀行 修行头陀行者需要遵守十二条规则,包括: 在阿兰若处(远离村庄的僻静处)居住; 常行乞食; 次第乞食(按顺序乞食,不挑拣); 受一食法(一天只吃一顿饭); 节量食(食量要适中); 中后不得饮浆(日中之后不再进食或饮水); 着弊纳衣(穿破旧的衣服); 但三衣(只拥有三套僧衣); 冢间住(住在墓地附近); 树下止(在树下休息); 露地坐(露天打坐); 但坐不卧(只坐不躺)。 佛教中的头陀 「头陀」一词被佛教借用后,也被称为「行者」或「苦行僧」。《增一阿含经》中说:「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,则为叹说我已,所以然者,我恆叹说诸头陀行;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,则为毁辱我已。我今教诸比丘,当如大迦叶所行,无有漏失者。」佛陀曾对迦叶尊者修持的头陀行加以肯定,并号召诸位比丘傚彷,精进修为。迦叶尊者因此被称为「头陀第一」。 头陀修行不仅是一种宗教实践,它也体现了佛教对于苦行、简朴和自律的重视。但世尊在正悟前曾修九十六种外道,也曾修行苦行,最终却发现抛除色身并非解脱之道,故而放弃一味苦行的观念。 末法时代,众生色身诸漏加重。现今社会「躺平」尤过之不及,能吃苦耐劳的人越来越少。即便修行人中,修头陀行也愈发少见。但头陀行中摒除物慾色身贪念、精进向学的精神,仍值得赞歎和学习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僧家之待客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一)云何名为地,星宿及日月?解脱修行者,是各有几种?弟子有几种?云何阿闍黎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一)如来特于此无上顿教,说出自证境界,令诸大菩萨亦能体会如来自觉圣趣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)云何名为王,转轮及小王?云何守护国?诸天有几种?
-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,岂非自小其量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七)【注释】青赤种种色,珂、乳及石蜜,淡味、众华果。日月与光明,非异非不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四)【注释】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,决断句义;最胜无边善根成熟,离自心现妄想虚伪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六)云何象马鹿?云何而捕取?云何而卑陋?何因而卑陋?云何六节摄?
-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四)【诠论】复次,大慧,有七种性自性:所谓集性自性、性自性、相性自性,大种性自性、因性自性、缘性自性
- 随机阅读
-
- 十地为何称为「法云地」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)诸地不相至,百变百无受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八)大慧,是名圣智三相,若成就此圣智三相者,能到自觉圣智究竟境界。是故大慧,圣智三相当勤修学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二)佛复有几种?复有几种生? 魔及诸异学,彼各有几种?
- 僧家之待客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四)大慧,譬如泥团、微尘,非异非不异。金、庄严具,亦复如是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四)【注释】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,决断句义;最胜无边善根成熟,离自心现妄想虚伪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四)佛告大慧:“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,谓流注住及相住
- 了解因果的道理,一切都能操之在己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三)弓句非弓句。实句非实句。数句非数句。数句非数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六)佛有四不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)【诠论】大慧,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
-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,不过自心所现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)大慧,外道说流注生因,非眼、识、色、明集会而生;更有异因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四)【注释】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,决断句义;最胜无边善根成熟,离自心现妄想虚伪
- 共读楞伽开示(九十一)无上世间解,闻彼所说偈,大乘诸度门,诸佛心第一:善哉善哉问,大慧善谛听,我今当次第,如汝所问说
-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八)火焰几阿 ?风阿 复几?根根几阿 ?毛孔眉毛几?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三)一切法不生,一切妄想不生,就是真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一)大慧,略说有三种识,广说有八相。何等为三?谓真识、现识,及分别事识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