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根源在哪里
我们在修学佛法的生命时候,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源里正见,第一个是生命所知依,就是源里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?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?简单地说,就是生命你要了解生从何来,死将何去?当我们出生的源里时候,我们的生命生命是从哪里而来?当我们死亡的时候,我们的源里生命又将从何而去?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。这个根源,生命古德经常说:把心带回家。源里就是生命你要修行,你要先认识你的源里家在哪里。这个家,生命在《摄大乘论》当中有二个: 一个是源里暂时的家,就是生命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这个家,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,有很多业力的熏习,产生很多的烦恼、很多的业力、很多苦恼的果报,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。这个家在本论当中,是属于生灭门,只是暂时的家。 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恆常住的家,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,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,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。所以把心带回家,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,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。 所以,所知依这一科当中,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--阿赖耶识,你必须依止你现在的心来修行,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、业障、报障,每一个人不同,但是你要去承当,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,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。 第二个,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--大圆镜智,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。所以,这个所知依,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,一个是杂染的根源,一个是清净的根源,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。 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,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──就是生命的相貌。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,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。我们现在所依止的是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,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。这个生命的相貌,《摄大乘论》当中讲到有三个:有依他起相、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,简单地说就是,因缘、妄想、空性,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。 也就是说,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,但是你动一个妄想,它就会有业力,就会创造一个因缘,可能是快乐的因缘、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。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,又动了一个妄想,又变成一个妄想,妄想又创造因缘,因缘又带动妄想,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,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,阿赖耶识辗转相续,生死流转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八)【注释】大慧,藏识灭者,不异外道断见论议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三)【注释】复次,大慧,有七种性自性:所谓集性自性、性自性、相性自性,大种性自性、因性自性、缘性自性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四十四)佛告大慧:“诸识有二种生住灭,非思量所知。诸识有二种生,谓流注生及相生;有二种住,谓流注住及相住
-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九)不坏相有八,无相亦无相。譬如海波浪,是则无差别,诸识心如是,异亦不可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三)弓句非弓句。实句非实句。数句非数句。数句非数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六十二)【注释】大慧,相续灭者,相续所因灭,则相续灭;所从灭及所缘灭,则相续灭。大慧,所以者何
-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四)不生句生句,常句无常句。
- 随机阅读
-
-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,就是疑情
- 共读楞伽开示(七十一)云何名为地,星宿及日月?解脱修行者,是各有几种?弟子有几种?云何阿闍黎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七)【注释】大慧,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,大悲巧方便,无开发方便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六)大慧,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,大悲巧方便,无开发方便。
- 临产助念可护佑产妇母子平安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五)【诠论】大慧,现识及分别事识,此二坏不坏,相展转因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二)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、及梦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二十一)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:青赤诸色像,众生发诸识,如浪种种法,云何唯愿说。
- 禅宗五家七宗——临济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七十八)圣慧眼,入自共相建立,如所建立,不与外道论恶见共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)所有句非所有句。愿句非愿句。三轮句非三轮句。相句非相句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二十二)一一相相应,远离诸见过,悉檀离言说。
- 【图】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五十)【诠论】大慧,诸识有三种相,谓转相、业相、真相。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七)觉自心现量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三十一)言说别施行,真实离名字,分别应初业,修行示真实;真实自悟处,觉想所觉离,此为佛子说,愚者广分别
-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百一十九)不坏相有八,无相亦无相。譬如海波浪,是则无差别,诸识心如是,异亦不可得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)大慧,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,所作方便因果自相,过去未来现在、有种无种相,从本已来成事相承,觉想地转
- 共读楞伽开示(二十七)觉自心现量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