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
临命终的把心人往生,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,调整这个很重要!像镜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把心特点是什么?诸位知道吗?对,对「来就有,调整去就没有」,像镜简单扼要,把心无住!调整 你看:你爸爸去照镜子,像镜照完以后你妈妈去照镜子,把心然后你去照镜子,调整它随缘显现,像镜但是把心它完全无住,这个很重要!调整你只要念头一动,像镜这个镜子就不是镜子了。临终的人,你要用心如镜!当然你平常就要这样训练。就是说你看到事情的时候,不要马上就「仁者心动」,不要这样子,踩个剎车一下!它就是一个缘生的假相。因为你平常就喜欢动,你临终一定会动。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净土宗的人,你注意看,晚年,一定「息诸缘务」,我看到蕅益大师息诸缘务,我吓到了!蕅益大师他五十五岁跑到灵峰山去,他就没有下来了,两年后往生;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,一路闭关,几乎没有例外。当然其他人闭关,我就没话讲,我看到蕅益大师闭关,我真的吓了一身冷汗,连他老人家都要这样做——临终息诸缘务啊。 「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,大圆镜智之灵文也」,所以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: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跟大海学习、跟镜子学习,它们的那种无住而生心的这种功夫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一十三)一病目人,同彼一国,彼见圆影,眚妄所生。此众同分,所见不祥,同见业中,瘴恶所起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四十四)【讲义】阿难,如汝所言:四大和合,发明世间,种种变化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一十)觉所觉眚,觉非眚中。此实见见,云何复名,觉、闻、知、见?
-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三)【讲义】因于明暗,二种妄尘,发见居中,吸此尘象,名为见性。此见离彼明、暗二尘,毕竟无体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一十七)阿难!汝虽先悟,本觉妙明,性非因缘,非自然性;而犹未明如是觉元,非和合生,及不和合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九)【义贯】若因色生,空无色时,汝识应灭,云何识知是虚空性?若色变时,汝亦识其色相迁变,汝识不迁,界从何立
-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五)“阿难,我今问汝:当汝发心,缘于如来三十二相,将何所见?谁为爱乐?”
- 随机阅读
-
- 往生极乐世界,有五因缘不退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九)【义贯】若因色生,空无色时,汝识应灭,云何识知是虚空性?若色变时,汝亦识其色相迁变,汝识不迁,界从何立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二十九)【义贯】是故当知:色实在灯,见病为影;影、见俱眚,见眚非病,终不应言:是灯?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
-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,古人一碰就开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六)【讲义】一切世间,诸所有物,皆即菩提,妙明元心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四)“汝今欲研无上菩提,真发明性,应当直心,酬我所问。十方如来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:皆以直心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零八)【义贯】阿难,汝常意中所缘善、恶、无记三性,生成法则。此法为复即心所生?为当离心别有方所?
-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五十九)【讲义】若此虚空,性圆周遍,本不动摇,当知现前,地、水、火、风,均同也名五大,性真圆融,皆如来藏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七十七)【讲义】是故当知:耳入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三十四)【义贯】若因香生,识因香有,如眼有见不能观眼;因香有故,应不知香。知即非生,不知非识
- 《金刚经》的法与非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一十六)圆满菩提,不生灭性。清净本心,本觉常住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六)【讲义】[午二就喻详辨] 阿难!如是流性,不因空生;不因水有;亦非水性;非离空水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九十三)【讲义】见思惑(2)
- 十地为何称为「法云地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六十五)【讲义】阿难,汝性沉沦,不悟汝之见、闻、觉、知,本如来藏,汝当观此:见、闻、觉、知,为生为灭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三十八)【义贯】阿难,又汝所明,意法为缘,生于意识。此识为复因意所生,以意为界?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六十一)【讲义】阿难,见觉无知,因色空有。如汝今者,在祇陀林,朝明夕昏;设居中宵,白月则光,黑月便暗,则明暗等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