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读楞严开示(九十四)“汝今欲研无上菩提,真发明性,应当直心,酬我所问。十方如来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:皆以直心
1、共读故出共读楞严开示,楞严离生九十四,开示“汝今欲研无上菩提,汝今真发明性十方如来同一道故,欲研应当出离生死:皆以直心。无上问方楞严经讲义是菩提圆瑛法师编写的,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真发直心直心,这两部开示是明性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。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。同道 2、死皆欢迎各位有学之士,共读故出有修之仁者,楞严离生各位高僧大德,开示开悟见性的汝今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,指引教授,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,悲悯在家学人,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,产生种种宗教妄想。学“楞严楞伽”开示要用智慧,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,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,要透过文字,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,见到真如佛性,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。学精典,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。看《楞严经》你说记不住,其实没有人能记住。 3、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,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,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、两件事,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,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。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。经文:【“汝今欲研无上菩提,真发明性十方如来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:皆以直心;心言直故,如是乃至终始地位,中间永无诸委曲相“欲研无上菩提”:“研”[无上菩提]就是佛道佛菩提。 4、因为前面阿难请法的时候;[殷勤启请:十方如来得成菩提。]所以就是请问成就无上菩提之法。 5、[真发明性]:“真”,就是真正地,而不是虚伪、不是表面、不是造假。“发”,开发;“明”,就是明了“性”,就是如来藏性。 1、[应当直心,酬我所问]:“酬”,就是对《维摩诘经》里面说:“直心就是道场”。意思就是:人不能虚伪。 2、也就是直心相反的,就是谄曲心,心若谄曲,便会吹牛、拍马屁、谄上欺下、趋炎附势等恶事,以及覆藏,覆藏就是隐藏,隐藏自己的缺失。委过,委过就是弯曲,这个“委”就是弯曲;“过”就是过失。“委”就是弯曲,就是不直的过失,就会覆藏自己的缺点,就会有种种的弯曲、种种的过失。就会文过饰非,修饰自己,自己的过失,文一文,“文”就是修饰的意思。 3、饰非,自己的非,也是修饰一下,修饰一下过,修饰一下非,叫做文过饰非之事,皆会发生,如是便无法修行,以谄曲心者其心虚妄盛故,所以与道不相应,与道格格不入,所以修行人必须直心。[十方如来同一道故]:十方如来皆是同行一直心之大道,行不由径,不走险路,不由小道、邪道、不抄小径。 4、[出离生死皆以直心]:一切众生得以出离生死者,皆是以直心去修行,而不以邪心、曲心。[心言直故]:“心言”谓心与言皆不弯曲、不扭曲。[终始地位]:“终”,为十地等妙,等觉、妙觉,“始”,就是初发心。 5、“地位”,菩萨修证的六十阶位。[中间永无诸委曲相]:“中间”。共读楞严开示
九十四“汝今欲研无上菩提,真发明性,应当直心,酬我所问。十方如来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:皆以直心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八十六)大慧,譬如破瓶,不作瓶事;亦如焦种,不作芽事。如是大慧,若阴界入性,已灭、今灭、当灭,自心妄想见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一十三)【讲义】火腾水降。交发立坚,湿为巨海,干为洲潬
- 共读楞伽开示2(下)——《 楞伽经》的传奇传承苏东坡先生护持楞伽经公功不可没
-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,既破我执也破法执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四十五)【讲义】阿难!譬如有人: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惟一晴虚,迥无所有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零六)【讲义】所之一字,上下连带二能;能之一字,上下连带二所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三十八)支句非支句。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。禅句非禅句。迷句非迷句。现句非现句。护句非护句
-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,趣彼岸者为作船筏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五)是故当知:意入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
- 随机阅读
-
-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八)例汝今日:以目观见,山河国土,及诸众生,皆是无始,见病所成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二)【讲义】阿难!譬如有人:劳倦则眠,睡熟便寤;览尘斯忆,失忆为忘。是其颠倒,生、住、异、灭,吸习中归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一十四)【讲义】交妄发生,递相为种,以是因缘,世界相续
-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,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八十五)是故当知:意入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
- 共读楞严开示(五十七)能于国土,成就威仪者,承上善超故能,非同寻常小圣
- 共读楞严开示(五十四)正脉云:「二乘无漏,方超三有(即三界);菩萨无漏,更越三空。」
- 自己不加持自己,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二)【义贯】阿难,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一十三)云何现已灭?云何净诸觉?云何诸觉转?及转诸所作?
- 共读楞严开示(八十五)第四卷:阿难请示华屋之门,即是悟后请修。以此证知,前三卷半,乃说性,不说修,故独属奢摩他
- 耶祇婆罗门受持五戒的因缘
- 共读楞严开示(十四)审除细惑,说二如来藏
- 共读楞严开示(四百二十)【讲义】佛告富楼那:譬如迷人,于一聚落,惑南为北。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六十)【讲义】是故当知:识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
-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九十三)【注释】大慧,若复诸余沙门、婆罗门,见离自性:浮云、火轮、揵闼婆城、无生、幻、焰、水月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零五)云何名为同分妄见?阿难!此阎浮提,除大海水,中间平陆有三千洲。正中大洲,东西括量,大国凡有二千三百
- 共读楞伽开示(一百零三)诸山须弥地,巨海日月量,下中上众生,身各几微尘?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