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禅之道:了凡《静坐要诀》全集
1、修禅修禅之道:了凡《静坐要诀》全集。道坐诀静坐要诀,凡静气功静坐著作,全集明代的修禅袁黄,袁了凡书中主要从佛教心法论述静坐功夫。道坐诀书中主要从佛教心法论述静坐功夫。凡静 2、全集其论以天台宗的修禅止观法、六妙法为基础,道坐诀结合云谷、凡静妙峰二位圣僧的全集修习心得及作者自身的实践,对静坐进行了详细的修禅论述。全书分辨志、道坐诀修证、凡静调息、遣欲、广爱等六篇。 3、摄生三要气功养生著作袁黄撰。三要者,即聚精、养气、存神。 4、强精强调寡欲、节劳、息怒、戒酒、慎味等;养气提倡从调息起手,并介绍了胎息、胎食之法;存神则介绍了意守各窍之效应,及佛教修禅之法。气功静坐著作,明代的袁黄撰写。 5、袁黄,1533年12月26日—1606年,初名表,后改名黄,字庆远,又字坤仪、仪甫,初号学海,后改了凡,世称“了凡先生”。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人,明代思想家。 1、袁黄有《历法新书》《皇都水利》《宝坻劝农书》《了凡四训》等著述22部。《了凡四训》教诫袁氏后人及世人,认识命运的真相,明辨善恶的标准,改过迁善,行善积德,并且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。每篇都有其要旨,通篇下来不仅是劝人要积德行善,还有区别于其他类似文字的积极一面,不论来世福报,而是用今生行善即可有求必应的举例来劝人。 2、《了凡四训》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,劝人积善改过,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,提倡记功过格,在社会上流传甚广,影响深远,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善书”。静坐之诀。原出于禅门。 3、吾儒无有也。自程子见人静坐。 4、即叹其善学。朱子又欲以静坐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。而儒者始知所从事矣。 5、昔陈烈苦无记性。静坐百余日。修禅之道:了凡《静坐要诀》全集
修禅之道:了凡《静坐要诀》全集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
- 《楞严经》第二套:总论(义贯绪论)?15>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三)色之于性不能分开,一切不二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18>
- 前世虽有修持,现世又放逸,空留下无尽的遗憾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四套:?10>(说禅那证位,令住圆定,直趣菩提)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四十三)一切法不实修都没用,必须进入实修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22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43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八套: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?8>
- 《楞严经》第五套:十番显见?33>
- 閑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十)成佛的根本是什么?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:“本性一真法界”
- 《楞严经》第十六套:?40>(五十种阴魔)慧律法师主讲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一套: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(前二十四圣)?15>
-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
- 《楞严经》第十五套:?5>十习因、六交报、七趣轮回
- 《大手印》浅析讲记(四十九)念起不随 业捆不住你
- 《楞严经》第七套: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?1>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