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要「声缘于心,心缘于声」
念这个佛号的念佛时候,怎么念得功夫上路、声缘得力?这里教一种方法,于心于声一定要使你念出的心缘声音,跟你的念佛心相依,要「声缘于心,声缘心缘于声」。于心于声 就是心缘你的心在这个声音上。缘声是念佛什么?就是这个声音你听得清楚。如果这个声音你听不清楚,声缘说明你的于心于声心跑了。这个心和声相互互动,心缘念清楚,念佛听清楚,声缘这叫「声心相依」。于心于声 你能念佛的心跟所念出的声音是相依的——依靠在一起的。这种相依就好像「如猫捕鼠,久久不失」。「如猫捕鼠」,禅宗他也强调——用这个比喻。 比如你参话头,参的这个话头不让它丢失,就好像猫捕那个老鼠。你看老鼠也很机灵,这个猫抓老鼠非常警觉。有时候这个老鼠躲到洞里面去了,这个猫就在洞口等着,睁大眼睛,一眨都不眨。因为眨一下眼睛,说不定老鼠「哧溜」一下就跑了。它就盯着洞口,等这个老鼠要跑的时候,「啪」,它的爪子就上去了,把它按住——抓到了。你看,是这么高度警觉的一个情况。所以我们念佛也是这个样子——如猫捕鼠,提起全副的精神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
- 在整个五根当中,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十九)我闻;即闻成就。我之一字,有四种不同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四十九)【讲义】阿难,火性无我,寄于诸缘。汝观:城中未食之家,欲炊爨时,手执阳燧,日前求火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八)于是大众非无学者,闻佛此言,茫然不知是义终始;一时惶悚,失其所守,如来知其魂虑变慴,心生怜愍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六十六)汝应于此分别自他,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?谁为物象?阿难,极汝见源,从日月宫,是物非汝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
- 有些人念《地藏经》为什么有这种感觉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九)【讲义】癸初发愿报恩二誓言度众生三求除细惑四速成正觉五申述不退今初
- 随机阅读
-
-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五十)【讲义】阿难!譬如有人;手足宴安,百骸调适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,于空相摩,妄生涩滑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二十六)【讲义】若因法生,世间诸法,不离五尘,汝观色法,及诸声法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十八)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室羅筏城,祇桓精舍
-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,是诵还是不诵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七十五)佛告阿难:今汝所言,见在汝前,是义非实。若实汝前,汝实见者,则此见精既有方所,非无指示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二十二)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,其光晃耀,如百千日,普佛世界六种震动,如是十方微尘國土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六)佛告阿难:如来今日实言告汝;诸有智者,要以譬喻而得开悟。阿难,譬如我拳,若无我手,不成我拳
- 如果不吃肉,吃蛋可以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七十)时波斯匿王,为其父王讳日营斋,请佛宫掖,自迎如来,广设珍馐,无上妙味,兼复亲延,诸大菩萨
-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《金刚经》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零五)【义贯】阿难,汝又嗅此炉中旃檀,此香若复然于一铢,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
- 贫女人以随喜心,助行施者,得报如此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五十)【讲义】汝犹不知:如来藏中,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四十七)大王,汝今生龄已从衰老,颜貌何如童子之时?世尊,我昔孩孺,肤腠润泽;年至长成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八十二)佛言:此见妙明与诸空、尘亦复如是,本是妙明无上菩提,净圆真心;妄为色、空,及与闻、见
-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
- 共读楞严开示(三百八十四)【讲义】尔时阿难,及诸大众,蒙佛如来,微妙开示
- 共读楞严开示(一百三十四)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,其光晃昱,有百千色,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,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
- 共读楞严开示(二佰九十五)【讲义】阿难!汝且观此:祇陀树林,及诸泉池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